百年永春佛手品赏记
永春佛手茶,与大红袍品种茶里的佛手属于同一个品种,但是永春佛手向来以果香厚味而在乌龙茶中独树一帜,和大红袍品种茶里面的佛手有明显的不同之处。永春佛手香类香橼若柑皮,闻之别有一种清新舒通之感。无论是大红袍中的佛手还是永春佛手又有一种味道就是“雪梨”味,初不知何故有此名,待品赏了传统制法的百年永春老佛手后,方得悟此理。特为一记。
品名:百年永春佛手(由抛荒20年的老茶树之鲜嫩叶制成)
产地:永春虎巷千米高山

制作:永春天饮茶业
虎巷位于永春北崆山中,原为一类似小巷之极狭岩缝,许多年前有人于此见猛虎跃过此巷而得名。虎巷附近最高峰超过千米,树林青茂。林间间杂有零星茶园。据地方史所载,此处茶园原为永春籍南洋华侨于20世纪初叶首垦。上世纪50年代后归为公私合营华侨茶果场,并于北崆山坡上盖一茶厂,名之为虎巷茶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虎巷所产茶名嗓一时,深受东南亚华侨欢迎。上世纪80年代后因企业改制等种种原因,虎巷茶业趋于萧条,茶园因为抛荒。直至数年前才由天饮茶业重新开发。因此处茶园茶树已有近百年历史。故名百年佛手。
永春佛手干茶外观:颗粒粗大,匀整,呈卷曲状,黄褐色,有莹润感,为典型的佛手干茶之“海蛎干”状。嗅之有浓郁的甘香,略带火香。
永春佛手冲泡:取干茶7克,置110毫升小盖碗中。以建瓯产之岩壁山泉水,烧至沸腾,稍搁(约95摄氏度),冲下,1分钟后出汤。

第一泡永春佛手茶汤呈金黄色,有油质感。烘焙之米香明显。滋味醇厚,回甘快。第二泡茶汤色泽依旧,烘焙香渐弱,果香渐显,滋味甘滑。第三泡始,果香明显,令人惊异的是不似平常所闻之香橼味,而有一种雪梨味。此后二泡香与味臻于最佳状态,具备香清甘活之四大因素。五六泡后方渐弱,九泡后犹有余香,仅滋味清淡而已。

九泡之后细观永春佛手叶底,叶片格外肥大。与武夷山大红袍一样具典型的绿叶红镶边。可知其发酵较市场流行之一般佛手为重,并以低火慢焙之,故有此效果。所谓传统制法,观此可知。
以个人所知,此佛手应属永春佛手之上品。较之上品铁观音之兰花香略逊,而滋味之醇则略胜;较之上品武夷山大红袍的佛手则幽香略胜而滋味之厚稍逊;较之一般清香型佛手,则其熟香果味均胜之一筹,为难得佳茶也,得而品之亦为缘也。
版权声明: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自www.dhpao.com(武夷岩茶大红袍官网),否则须承担法律责任。手机点击加入2000人大红袍QQ专业群:5919079,"鉴别真伪、提供原产地正宗好茶"我们保证相关大红袍的茶叶知识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