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大红袍百科大红袍文化

大红袍拐点

摘要:今年以来,武夷大红袍在大众视野中频频亮相:年初,随着中央电视台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播,推动了武夷山晋商万里茶路旅游热线的形成。6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文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名列其中。武夷岩茶(大红

今年以来,武夷大红袍在大众视野中频频亮相:年初,随着中央电视台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播,推动了武夷山晋商万里茶路旅游热线的形成。6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文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名列其中。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是手工技艺中唯一的制茶工艺。8月,瑞典“哥德堡号”访华,拥有350多年历史的武夷岩茶(大红袍)被指定为晚宴茶叶饮品;10月初,武夷山市在北京举办了大红袍周活动,武夷星茶叶有限公司制作的大红袍成为钓鱼台特供茶;10月底,武夷山大红袍作为我省唯一的茶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武夷山大红袍开始从历史品牌走向世界品牌。

  可以说,大红袍(目前,武夷山市已把“武夷山大红袍”作为统一品牌,其代表了武夷山所有岩茶品种的总名称)的借势宣传取得了巨大成功。“自从大红袍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大红袍的价格就涨了10多块。”武夷山市文化与体育局局长张传新告诉记者。

  今夏,在“裕元杯”民间斗茶赛期间,记者采访了斗茶赛历届状元,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记者又陆续采访了许多武夷茶人。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最后的话题都会指向同一个问题:大红袍的制作工艺。传统的大红袍讲究“活干清香”,采用高火焙,口感较重,饮用人属于长期浸淫大红袍者;而经过改良的大红袍发酵程度较低,焙火较低,属于清香型,饮用人则以普通大众为主。

  对于大红袍制作工艺的传统与现代,武夷茶人看法迥异:一种是坚决地走传统路线,一种是走改良路线,亦有人强调要两条腿走路。两种看法形成对峙,并引发争论。之所以将这一争论记录下来,是为了探讨:大红袍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期,下一步该向哪一个方向迈进?其实,放开眼量,这不仅仅是一个茶产业的问题,也是一个关于我们如何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的问题……

向左走:“东施效颦,风格就消失掉了”

  在记者看来,绝大多数武夷茶人都是儒雅的,颇有儒商气度。一身唐装的刘宝顺在他的幔亭岩茶研究所与记者边聊边品茗,“这是我自己种出来的大红袍,味道怎么样?”

  作为大红袍传统工艺的传承人之一,刘宝顺坚决要走传统之路,“不能东施效颦,看什么好卖就去盲目模仿。武夷大红袍有很多的自身特殊性,比如,土壤、气候、品种、制作工艺等,都是和铁观音、普洱不一样的,如果一窝蜂去仿制,只能学成个‘四不像’。”这位1985年毕业于福安农校茶叶专业的茶人,对传统工艺十分痴迷。在他的幔亭岩茶研究所里,他大都是按照传统工艺,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干、焙火,一丝不苟。

  在刘宝顺看来,那种以市场为目标的创新,省略掉很多工序,是“绝对不行的,没有生命力”。武夷大红袍的未来之路应该是“以自己独到的特色去影响市场,以不变应万变”。

  “不变”者,大红袍的传统制作工艺也,“万变”者,千变万化之市场也。

  武夷山市文化与体育局局长张传新对此也有着独到的认识,“酒香不怕巷子深,随着喝大红袍的人越来越多,大红袍的知名度肯定越来越高”。他对大红袍的未来之路有着十分清晰的判断,“我们只能用大红袍的传统特色来影响市场,打开市场,而不是为了迎合市场,一味地去把传统的特色丢掉。”

  “问题是,该怎样用这种传统特色去影响市场?因为,能习惯喝传统大红袍的人不是很多。”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啊,你看,大红袍传统制作工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就是非常好的宣传嘛!申报成功后,价格的回报已呈几何级数增长了,今年大红袍的价格少说也涨了十几块,就以12万担来计算,你说武夷茶农赚了多少?”

  与张传新这种思路相适应的是,他正在致力于大红袍传承人品牌推广,“要将13位传承人宣传出去,让喝茶人都知道他们。”正因为尝到了宣传的甜头,他念了一句顺口溜:“跟着宣传部,有了知名度,致富有门路……”

  上届“裕元杯”民间斗茶赛肉桂冠军钱仁宁十分干脆地表态:“我只做传统型大红袍,清香型大红袍把岩茶的风格都做跑样了,那还叫大红袍吗?在我看来,那都不是正宗货。”

向右走:“市场没打开前,还得服从市场”

  说到武夷茶人,不得不说到两个人,一个是陈墩旺,另一个是龚雅玲。作为一名公务员,陈墩旺的业余爱好就是做茶。他父亲开有一个茶厂,“每到星期六,我都会回家,没别的爱好,做茶。”在他家里,诸多奖杯与荣誉证书摆在显眼的地方,“这都是参加斗茶赛获得的,去年我在‘裕元杯’斗茶赛上,获得大红袍状元。”谈到这些,他颇为自豪。

  谈到大红袍的未来之路,他有些激动,言辞也略显犀利,“传统只有在改良过程中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如果拘泥于传统,则很有可能失掉传统。”

  在陈墩旺看来,武夷大红袍的传统工艺与现代社会已有一些距离了。“传统工艺适应的是没有施肥的茶叶,而现在,茶园都有施肥,土质、气候都有了变化,制作工艺也应有相应变化,不能停留在传统状态,应与时俱进。”

  对于普通人,喝武夷大红袍最大的障碍——武夷山大红袍第一讲究的就是“活”:茶醇厚度高,口感很浓。陈墩旺觉得应当借鉴安溪铁观音的高香制作工艺,“别人的好东西,我们为什么不借鉴呢?再比如说,武夷大红袍的外观也要改进,为什么铁观音卖得那么火,是有其道理的。”

  作为自己理论的实践者,陈墩旺喜欢做清香型大红袍,“这是符合市场需求的,也是对传统最好的保护,老百姓喜欢,何乐而不为呢?传统的工艺不能供奉在神坛上,应该融入百姓生活,这才是有生命力的。”而他自己制作的大红袍,有一种很幽雅的细香。

  与陈墩旺相比,“远芳”生态茶场场长龚雅玲则十分低调。记者几次相约,均因为她在泉州而未果。龚雅玲算是“老三届”,从福州市供销系统退休后来到武夷山开办了“远芳”生态茶场。武夷山市远芳生态茶场建于兴田镇仙店村毛岭碓南侧,海拔400~450米,茶园面积500多亩,建筑面积1700㎡的茶叶加工厂也坐落在园区中,圈定的茶园在群山及森林怀抱之中,雨量充沛,是高山云雾出好茶的地方。

  更让人感兴趣的是,她独创“安溪观音武夷栽培,武夷岩茶安溪制作”,产出既有清香又有岩韵的“南香北韵”铁观音佳品——有人说她是用铁观音的制作技艺来改进武夷大红袍制作技艺第一人。

  在她看来,在生产、科研、市场没有连接起来时,还是要服从市场。“在传统大红袍没有真正打开市场之前,还是要服从市场,这里面有一个互动的过程。”

  在龚雅玲看来,武夷大红袍与安溪铁观音最大的区别就是:安溪是全民皆茶,所谓的“百万民众走全国”,自然形成一种市场,“农民不愁卖,一天一个价”;而武夷茶则集中在几家大的厂家,“你再怎么努力也是少数派。”就武夷大红袍而言,要想真正走向市场,目前这种比较繁琐的传统技艺则必须进一步改良,得简单实用,让茶农能很快上手。

第三条路:“一部奔驰与四十部桑塔纳”

  武夷山皇龙袍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剑锋,是武夷大红袍茶叶界的青年俊才,这个8岁时就在武夷山天游峰卖茶水的茶人具有不一般的生意头脑。1999年他与两个朋友去昆明做武夷大红袍,“因经验不足,很快就失败了”,但他并没有气馁,敏锐的他在云南农大进修了4年茶专业,回到武夷山后,他就大胆致力于包装改革,花了15万进行企业策划,“我现在主要是做经销这一块,从我们摸爬滚打的经验来看,传统工艺不能替代,可以说,目前习惯喝武夷大红袍的人越来越多;但清香型武夷大红袍也不能偏废,因为这种也是普通大众能接受的。换句话说,从我经销的角度来看,传统型的大红袍就相当于一部奔驰,清香型大红袍就相当于四十部桑塔纳。这两样我都不能舍弃。”

  而武夷山茶叶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武夷山市茶叶同业公会会长刘国英也主张“包容性大一些,尽量多样化”。在他看来,武夷大红袍的特性很难掌握,“经销商反馈的信息是:大部分茶叶可以在一两年内掌握,武夷大红袍太难掌握了,”在他看来,目前武夷山大红袍的主要问题出在宣传与市场推广力度上,“手工做青工艺、炭焙,武夷大红袍的特色就是靠个人技艺,这非常关键。”至于制作工艺方面,他认为“只能取决于每一个茶农自己的意愿,不能强求。”

  作为政府官员,武夷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前武夷山市茶叶管理委员会主任卢善土的观念是“两条腿走路”:一种方向是传统工艺、传统品制、传统口味;另一种方向是走市场化道路,“我们也要做清香型大红袍,通俗地说,也就是武夷铁观音吧。”

  “以2005年的统计数字为口径,安溪铁观音种植面积40万亩,产量4万吨,产值40亿,武夷大红袍才10万亩、产量6000吨,涉茶产值将近4亿。这里面的差距非常之大。”卢善土自2003年以来一直在主管武夷山茶产业,对数字十分熟稔。

  基于这种现状,武夷山市委市政府于2005年6月出台了《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对武夷大红袍的未来定位是,“积极顺应有机食品的消费潮流,围绕有机茶食品的生产,下大力抓好茶园的施肥、施药管理,茶叶生产设备的改造及加工工艺的改良。以提升茶产品质量为核心,努力使武夷岩茶成为集先进性、科学性、营养性为一体,引领消费的高端食品。”

  在这个定位中,“下大力抓好加工工艺的改良”十分醒目,或许,这是一个产业面对市场不得不为之的选择。这个定位,获得了当地龙头企业的积极响应,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自10月底捧回中国名牌农产品金字招牌后,决定扩资6000万元,主要用于科研、设施更新。

  6000万元投资,对一家农字号企业来说不是小数目,它至少表明了一个企业的态度——当武夷大红袍的传统制造工艺面对现代消费市场时,如何在保护它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光大光仍是一个十分严峻、值得下大力气去破解的课题。

 

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武夷岩茶客服微信号微信号:13859366756 武夷岩茶大红袍茶叶客服QQ号QQ号:5131798
武夷岩茶大红袍百科
大红袍百科
为什么宋代斗茶是从福建风靡全国? 继唐以后,宋代饮茶之风更加普及,不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寻常百姓都爱喝茶,可谓全民嗜茶。宽松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得宋朝人的生活十
大红袍
三坑两涧肉桂
核心正岩肉桂
水仙茶
武夷名枞
品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