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厅 马头岩简介 生长环境 制作工艺 山场细分品鉴对比 更多肉桂茶
大红袍
三坑两涧肉桂
核心正岩肉桂
水仙茶
武夷名枞
品种茶
武夷岩茶百科
武夷肉桂精彩文章

“马肉”荟萃——马头岩肉桂简介

肉桂,作为香气浓锐、滋味醇厚且具有明显品种特征的武夷岩茶,一直受到广大茶友的追捧,而素有“香气易成,滋味难求”之说的马头岩肉桂则因其细微而独到的地域风味,在岩茶爱好者中享有很高的评价。为保有马头岩肉桂的滋味特质,制茶者可谓煞费苦心,既要完好地保留它最具代表的桂皮香,又要让这股香气完美地融入茶汤里,就要求制作者在走水、炭火烘焙时细心观察,仔细品尝比较,找出其最佳的融合点和高扬的临界点。

马头岩位置

马头岩独特的地貌

独特的地貌造就了马头岩肉桂辛锐的桂皮香气和醇滑甘润的口感,今天的“马头岩肉桂”已经成为武夷肉桂的三支重要的代表之一。

武夷山所谓的山场,主要表现在土壤和地域小气候两个方面,事实上任何一种茶都受山场的影响,类似于普洱的山头,只是相比之下没有武夷岩茶那么大而已,武夷岩茶因岩而得名,可见撇开山场来谈岩是不现实的。

马头岩的土壤环境

武夷山武夷岩茶山场的形成:大约在8000万年以前,武夷山发生火山喷发再加上后来的地壳变动和地表侵蚀加上地壳运动,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单斜山或断块山,即现在的常说的三十六峰、九十九岩。

马头岩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The Enviroment

马头岩,因岩石形似马头而得名,海拔425米,相对高度83米,是武夷山核心区三个标志性肉桂产地。在武夷山的所有正岩山场里,马头岩是最大的山场之一,与之比肩的是慧苑坑山场。

马头岩东起大王峰,南起天游峰,西起三仰峰,北起大红袍景区(九龍窠)。旁有磊石岩,像五匹奔驰的骏马,又叫“五马奔槽”。北有三花峰,似三朵盛开的巨花。北可至天心寺,南可达天游峰,东则可穿马子坑至游览干线或可至武夷宫、兰汤。附近还有马鞍岩、铁郎寨、悟源涧等景致和磊石庵、凝云观等建筑。

从大坑口进去,开上通往天心永乐禅寺的那条路,上到一半,有个停车坪。左边的山头便是马头岩的地界。从停车坪左边的山坡拾级而上,沿途是武夷山特有的盆栽式茶园。茶园用石块垒起来,规规整整,线条端方,石块上长满了青苔,可见岁月悠久。此地的肉桂,茶树年龄较轻,叶片嫩而滑,薄而软。整片山坡朝西,日照时间比坑里要长,香气应该更锐利些。

山坡上的石阶是沿山势凿出来的,一梯一阶,皆是先民的劳力与汗水。走在这种石阶上,分外的放轻脚步。生怕踏坏了这岁月留下来的珍贵遗产。

山坡走到顶,又是一大片成规模的肉桂茶园,这片茶园海拔要比前面山坡上朝西的茶园要高上许多,而山顶无遮无拦,日照更强。

这里的肉桂茶树一天当中接受日照的时间更长,基本上整天都能晒到太阳,武夷山雨水丰沛,雾气也充足,让它们从根到叶都吸饱了水分。

山顶的茶树,树龄非常老,比牛栏坑的肉桂茶树老了许多,树根部长满了青苔,树根又粗又壮,有小陈的两个拳头那么大,粗壮的树根发出许多细枝.

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水土,这样的高龄老树,生产出来的肉桂茶叶,香气清锐,口感霸道,侵夺你的味蕾只是几秒钟的事。

走过山顶,眼前豁然开朗。

大片的坑地出现在眼前。站在山顶上,右对面的山坡上,矗立着一座白色的房子。就是大家百度“马头岩”就能搜索出来的图上的那座白房。

马头岩的地势相对来说比较平阔,好像把一座山的山头给铲平一般,然后种植上各种岩茶,马头岩山场的品种,可是十分丰富的,水仙肉桂是常有品种,还有一些小品种茶也出自其中。马头岩山场的最大特点,在于日照时间长,茶友们可别小看这日照时间,对肉桂的整体品质影响深远。

道观门前的告示牌规定,和尚不能进,教士不能进。进屋必称道长师傅。在这所道观的下方,长着丛丛老枞水仙,树龄有三十到四十年了,叶片绿油油,厚而硬,油亮光泽。根底青苔成片,树干遒劲,高大挺拔。不知道是谁家的老枞水仙,采下来做成茶了吗?滋味如何?

道观下面,是马头岩的坑底。种着满坑满谷的茶树,大品种有肉桂和水仙。肉桂几乎全是老树,树干粗大而青苔密布,树皮灰白色,泛着光泽,颇有北方白桦树皮的感觉。

道观所在的山峰,与周围的四座山峰,合称“五马奔槽”。

站在道面门口抬头向上看去,深黛色与浅红的相间的岩石,映衬在碧蓝的天幕上,好看极了,也壮美极了。

道观右边的巨大山峰,马头岩峰,长而肃立,其实真没看出来它什么地方像马头?

也许是因为这山峰又长又瘦,像马脸?所谓“马不知道脸长”?自然界的鬼斧神工,非我等凡人所能悟也。

去马头岩的时候是下午了,太阳从西边直晒过来,马头岩峰背在日光里,平添了许多不可言说的雄壮之气。

而整个马头岩坑底,沐在阴影里,从下午2点开始就没有了日照。坑底有小溪流过,叮咚作响。

肉桂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晒不到多久的日光,吸收了过多的水分,根生长在沙砾土里,透水不浸泡,养分往枝叶上送,想汤水不润滑都不可能。

其实很羡慕这所道观的主人,住在如此的人间仙境里,夫复何求?

马头岩的右侧,有一条小路,通往悟源涧。著名的悟源涧肉桂,便生长在此处。

在岩坑中,由于岩崖和森林的遮阴,在夏季茶树接受散射光,在冬季高崖挡住西北的冷风,且尚有终年不断的岩隙山泉滋养,因此岩坑谷的小气候更为优越,为茶树的生长提供非常好的气候环境。

马头岩的形状,五马奔槽

马头岩区域内的土壤含砂砾量较多,土层较厚却疏松,通气性好,有利于排水,且岩谷陡崖,岩岗上开阔,夏季日照适中,冬挡冷风,谷底渗水细流,周围植被较好,形成独特的正岩茶必需的土力。马头岩一直以肉桂出名,独特的地貌造就了辛锐的桂皮香气和醇滑甘润的口感,今天的马头岩已经成为武夷肉桂的三支重要的代表之一。

在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肉桂的亩产量高,政府又给予农户一定的补贴鼓励种植肉桂,所以很多茶农砍去其它名丛而种上肉桂。马头岩因为面积较广,大致要分成三花峰、桃树窠、猫耳石、云峰几个为主的小区域。它们之间有地理共性的同时,也由于位置、土壤的差异性而各具特色,比如大王峰背后的桃树窠以风化石为主,土层较浅,植被多;云峰的土壤则属半风化岩,土层较深,植被少;横窠位于三仰峰脚下,界于两坑两涧之间,有涧水流经,植被和物种丰富。横窠的肉桂大多种植于八十年代,呈现出较独特的老树品质;三花峰的土壤是沙粒状的风化岩,猫耳石则是半风化岩半黄壤土。

产于不同位置的茶,做茶时的工序也略有不同。产于沟涧里的茶由于日照时间短,茶青水分充足,叶片的蜡质丰富,相对来说比较难做,摇青时出香较慢,走水一定要做透,行话叫“下手要重”,否则成品茶很容易半生半熟,三花峰和小天游就属于这一类型。而半坡和岩岗上的茶由于日照时间长,腐蚀质少,蜡质较薄,比较好做,容易出花果香,比如桃树窠、云峰、猫耳石。

制作工艺GongYi

一个好的茶师不仅要精通做茶的每个环节,还要具备相当的经验,根据茶青的特性采用不同的工艺手法,才能做出好茶。如果还要细分下去,种在阔叶林、松木林、樟树林、毛竹林、桔林等不同植被附近的茶树,也会因土壤影响到茶树根茎,表现出不同的品质。一般来说,毛竹林会影响茶叶的芳香物质,茶青炖火不能太重,否则会失去茶汤清晰平和的品质;阔叶林会在茶树根部影响茶叶内质,茶青则可以文火慢炖,茶汤内质丰富,口感芳香酽郁。

虽然"牛栏坑"的肉桂更为知名,但是马肉却以其独有的"汤水醇厚,茶香入水"独树一帜,有"香气易成,滋味难求"之说,在岩茶爱好者中享有很高的评价。"马头岩肉桂",老茶客都爱简称为"马肉",香气而言,马肉没有牛肉那般"开盖夺香",但其香气依然属于岩茶"高香"系列,更多了一分芳醇;口感也没有牛肉那么"横冲直撞",却是很有个性的一款茶品,开泡香型很凶,茶汤柔顺,入口十分甘韵,属果香类型,滋味浓,水中香、盖香、挂杯香均持久,茶汤顺滑,具有性价比的好茶品!

山场细分

马头岩道观

磊石岩道观边上的马头岩肉桂:带有浓郁芳香气息和伴潮湿树丛的香味,入囗圆润丰满,层次感表现力强,酸度适中,回味很出色,种植环境造就了其特别的气质。

马头岩三花峰

三花峰山脚的马头岩肉桂:茶汤清透澄亮,乳香和新鲜水果的复合香味,入口纤细、清爽,优雅怡人,收敛感强,回味清晰干净若带甘苦,喉韵绵长。

猫耳岩上的马头岩肉桂:茶汤金橙亮丽,多种花香夹带淡淡桃香,山场高度气息显露清晰,口感圆润饱满,收敛感适中,带有微弱的木质本香。茶汤待至中温含咽口中,甜度、粘稠度表现出色,尾韵绵长,回甘持久。

云峰山腰的马头岩肉桂:闪耀着红琥珀色的茶汤,盖香飘散出温和的花果芬芳 ;入囗带有馥郁的果香味和完美的辛辣余味;茶气浓锐,骨鲠显著、岩土气息隐约其间,苦涩度略微,转化甘甜绵长。稀有、受益于种植土壤成就了其高贵的品质。

横窠山谷中的马头岩肉桂:香气集中了花果香和矿物质的味道,入口平衡,品种特征显著,有深度,散发着桃子和坚果香,经过隔年陈放,茶汤口感圆润而醇厚,水香表现尤为突出。

桃树窠涧里的马头岩肉桂:深红色茶汤,有不错的土壤韵味和经过陈放而转变出的木质香,囗感柔顺,浓郁有质感,收尾干净利落,回味中长,有陈年实力。

如果还要细分下去,种在阔叶林、松木林、樟树林、毛竹林、桔林等不同植被附近的茶树,也会因土壤影响到茶树根茎,表现出不同的品质。一般来说,毛竹林会影响茶叶的芳香物质,茶青炖火不能太重,否则会失去茶汤清晰平和的品质;阔叶林会在茶树根部影响茶叶内质,茶青则可以文火慢炖,茶汤内质丰富,口感芳香酽郁。

品鉴对比

(1)2010猫耳石

茶汤色泽橙红亮丽,香气较浓锐并带有明显的山场特征;口感圆润饱满,收敛感适中,前几道花香凸显,第三道茶汤后透出花果香气,滋味较为醇厚。茶汤待至中温含咽口中,甜度、粘稠度表现出色,尾韵绵长,回甘持久。

(2)2010云峰

茶汤色泽橙红,近似红琥珀色,盖香飘散出温和的花果芬芳;入口带有馥郁的果香味和完美的辛辣余味;茶气浓锐,品种特征明显,岩土气息隐约其间,有略微的苦涩感,滋味醇厚略欠滑爽。

(3)2008桃树窠

橙红色的茶汤,香气较浓锐,土壤的气息和陈放后转变出的木质香明显;口感柔顺,浓郁有质感,回味绵长,属传统的足火慢炖之佳作,具备陈年的实力。

(4)2010磊石精舍前肉桂

茶汤色泽较橙红,香味稍浓但稳定性稍欠,三道之后显得较为平淡,滋味稍厚。

带有浓郁芳香气息,入口圆润丰满,层次感明显,酸度适中,回味很出色。

(5)2010三花峰

茶汤清透澄亮,带乳香和新鲜水果的复合香味;入口纤细、清爽,优雅怡人,收敛感强,回味略带甘苦,喉韵绵长。

(6)2009横窠


马头岩肉桂的总体特征

茶汤色泽橙红,经隔年陈放,花果香气仍较浓锐,地域特征稍显;入口平和,口感圆润,滋味醇厚滑爽,水香表现尤为突出。

马头岩肉桂的特点:张扬、霸气、尖锐、猛烈、有掠夺性

与牛栏坑肉桂大有不同,马头岩肉桂是属于性格刚猛的类似,是一个粗犷的将军,茶香间尽显豪迈。尤其是向阳处种植的肉桂,犹如张飞,长板桥一喝,将夏侯杰震下马来。

喝马头岩肉桂,就像小时候吃的跳跳糖,含在嘴里,它会炸裂,会给口腔别开生面的刺激感。

马头岩肉桂便是如此,它的桂皮香,不等细啜就开始在口腔中炸裂,像是一只狼,凶猛的很。

马头岩整体的品质以刚猛为主,倘若是一些窠、坑、涧里的茶,相对来说也会柔和一些。


如桃树窠肉桂,同样是属于马头岩的山场,但它的香气相对而言比较缓和,不刺激,锋芒有所收敛。

同时还会带有花香,汤水柔和,醇滑,有点像霸道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