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香涧肉桂 流香涧简介 流香涧诗词 流香涧山场 流香涧导游词 流香涧肉桂 更多肉桂茶
大红袍
三坑两涧肉桂
核心正岩肉桂
水仙茶
武夷名枞
品种茶
武夷岩茶百科
武夷肉桂精彩文章

流香涧与简介

流香涧,原名倒水坑,位于武夷山风景区天心岩北麓。山北诸涧,皆自西而东,独流香涧反道西行,故名。另有明末清初福建武夷山梧桐巢僧衍操同名诗作。

流香涧位于天心峰的北麓。武夷山北的这条涧水从三仰峰北谷发源,流势一反常规,不循其他涧水自西往东的通常流向奔向峡口,最后汇于崇阳溪,而是流向西北后再倒流回山,故原名倒水坑。坑水经玉柱峰下汇合于章堂涧,直趋里许,与水帘洞之瀑水合流,绕霞滨岩过石门至鸡母林,又合黄龙溪出赤石下大溪。

涧旁苍石丹崖壁立,曲折蜿蜒,行如深巷中,约五六公里,青藤垂蔓,幽草丛生,其间点缀着一丛丛的山蕙、石蒲、涧兰。落英漂洒,香逐涧水,幽香扑鼻,令人陶醉,大有“一入清凉境,三伏炎全消”的感受。明朝诗人徐渤游历此地之时乐而将此涧改名为流香涧。

作者简介

衍操,明末清初福建武夷山梧桐巢僧。生卒年不详,大约公元1650年前后在世。字松山,俗姓刘,漳浦(今属福建省)人。先世仕学相承,明亡出家为僧。出家后,足迹游遍四方,参学问道,名声日重。晚年归武夷山之北,隐梧桐巢以终。擅长诗文,尤长五言,诗风清俊潇洒,意味悠长。著有《语录》八卷,《诗集》十余卷。

流香涧诗词

流香涧在福建武夷山,位于无心岩西面。山北诸涧,皆自西而东,独流香涧反道西行,故称倒水坑。涧边岩壁夹峙,悬崖峭拔,非亭午不见日月。涧边多生山兰石蒲,幽香沁人。明代诗人游此,大为赞赏,始为之易名曰流香涧。操公游览流香涧,亦与前代诗人有同感,为流香涧清绝美景所振奋,便写下这首细腻生动的好诗。

沿村行数里,入谷便闻兰。

坠叶浮深涧,飞花逐急湍。

岚光侵杖湿,苔色袭衣寒。

欲试清泉味,烹茶坐石盘。

流香涧山场欣赏

 

 

 

 

 

 

 

 

 

大红袍—流香涧茶文化之旅导游词

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考察的是大红袍—流香涧茶文化之旅。这条线路可谓是武夷茶文化的精品线路!在约三个小时的游程中,大家不仅可以领略到丹霞地貌中典型的峭壁峡谷风光。了解到许多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对武夷茶的赞誉之词,更重要的是大家还能亲眼见到中国的乌龙茶王“大红袍”以及许多珍贵的武夷山品种茶。所以我们的这趟游程也可称之为“大开眼界”之旅。

武夷茶历史悠久。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之于唐朝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职方员外郎孙樵送饼茶十五方与刑部尚书,他在附信中写道:“晚甘侯十五人,遣侍斋阁。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孙樵在这封信中,把出产在“丹山碧水之乡”武夷山的茶用拟人化的笔法,美称为“晚甘侯”。“晚甘”是形容喝武夷茶入口微苦,稍晚喉底回甘,口内芳香浓郁的过程。“侯”是爵位,为尊称。唐人对武夷茶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宋代的武夷山为朝廷所重,曾数度遣使到此投放金龙玉简(内为皇帝向神仙所求之事),委派官员提举武夷冲佑观。到此游历、隐居的文人骚客日多,随之游山品茗、斗茶赏艺成为雅事。理学家朱熹还别出心裁在溪石上凿灶煮茶,幷吟诗记趣“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如今所遗石灶尤在。大文学家苏轼(1037—1101年)在长诗《荔枝叹》中也写道:“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说明宋代已将武夷茶作为贡品进贡皇家。

元大德六年(1302年),朝廷诏令在九曲溪四曲溪畔兴建御茶园。专制龙团凤饼进贡,最初贡额每年三百六十斤。到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武夷山贡茶已增至九百九十斤,约占当时全国贡茶数之四分之一。

清初武夷山研制出了乌龙茶。乌龙茶亦称青茶,在武夷山特称岩茶。乌龙茶制作工艺始于武夷山,有据可考。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浙江钱塘学者王草堂(名复礼)应当地士绅之请,来到武夷山修撰山志。他修志时所作《茶说》中的制茶工艺,与时至今日的武夷岩茶手工制法相同,这是乌龙茶制法的最早记载。说明乌龙茶制作工艺源于武夷山。此后,武夷茶种、制做工艺陆续南传,最后直达台湾[清咸丰五年(1855年),由台湾举子林凤池将天心茶苗36株带回台湾]。原全国茶叶学会理事长程启坤曾说过:“现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乌龙茶传统工艺特点”。今时广东汕头茶人郭马风也考证说:“功夫茶源于武夷山”!当代茶界泰斗张天福更是挥毫直书“乌龙茶故乡武夷山”条幅,赠与武夷茶人。武夷岩茶由于生长环境独特,加之制作工艺繁复独到,不但兼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而且独具“岩骨花香”,故深为广大茶人所青睐。

今天,就让我们寻着历史的气息,一起走进武夷茶的发源地,走进这“茶叶的王国”。近距离的欣赏美丽的武夷岩茶,一同感受这沁人心脾的茶香吧!

进入景区,右手边所见为武夷岩茶五大品种之一的“肉桂”茶(水仙、肉桂、大红袍、名枞、奇种)。“肉桂”茶属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此茶原产马枕峰,慧苑等处也有与此相同之树;已有一百多年的栽种历史。树高者达1.6米,冠1米,干粗3厘米。成品茶特征:条索紧实、色泽乌润砂绿,香气浓郁、辛锐似桂皮香,故名“肉桂”,滋味醇厚甘爽带刺激性,汤色橙黄至金黄、透亮,叶底绿叶红镶边显;香气久泡尤存,“岩韵”显。

“石乳流香”:景区管委会题刻(1997年)。石乳为武夷茶元代两大名称之一(石乳、京挺)。

现在各位面前所看到的是九龙窠摩崖石刻群,展现的是自唐到清历代名人对武夷茶的赞誉之词。

“岩韵”:集康熙字题刻(2005年)。“岩韵”是对武夷岩茶的赞誉。武夷山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出武夷茶特有的优良品质,“臻(达到)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因称“岩韵”。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宋.范仲淹 侯德昌书”: 此题刻出自范仲淹七古长诗〈〈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冠天下”三字突出了武夷茶在当时的尊贵地位。书法作者侯德昌,河南辉县人,当代书法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江南之茶,唐人首称阳羡,宋人最重建州。于今贡茶,惟有武夷雨前最胜。乙酉春,书明人许次纾句 燕叟文怀沙”: 许次纾,明代著名茶学家,此题刻摘自其〈〈茶疏〉〉一书。书法作者文怀沙,上海大学文学院名誉院长、西北大学“唐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名誉主席、中国诗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以研究〈〈楚辞〉〉著称,创立宝学、东方美声学;对经史百家、历代诗词歌赋及音乐、戏剧、金石书画等均有涉猎。

“晚甘侯”:今人集王羲之墨迹题刻(1997年)。“晚甘侯”为唐代武夷茶名称。

“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取灵芽余自栽。地僻芳菲镇长在,谷寒蜂蝶未全来。红裳似欲留人醉,锦幛何妨为客开。咀罢醒心何处所,远山重叠翠成堆。朱熹咏武夷茶 佟伟”:赞茶题刻。称赞武夷山如蓬莱仙镜,进而颂扬武夷茶之佳,令人心醉。书法作者佟伟,当代书法家,辽宁省昌图县人,满族。现任中国书协顾问,并任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顾问兼教授。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函翠缕烟。分赠恩深最知异,晚铛宜煮北山泉。徐夤诗,段成桂”:赞茶题刻。形象地描述武夷茶采摘、制作、售输、分赠及著茶品饮的场面。徐夤,唐末学者,字昭梦,莆田人。乾宁元年(894年)进士,授秘书省正字。书法作者段成桂,当代书法家,吉林省吉林市人。工真草隶(尤以草、隶见长),精书画鉴定。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鉴定收藏委员会主任,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93年评为文化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春从天上来,嘘弗通寰海,纳纳此中藏,万斛珠蓓蕾。元.杜本”:诗意描绘春天茶叶蓓蕾初开时的美丽景象。杜本,字清碧。宋末元初学者,隐居武夷山九曲平川,结思学斋、怀友轩以治学,人称聘君宅。书法作者侯德昌。

“桑苎家传旧有经,弹琴喜伴武夷君。轻涛松下烹溪水,含露梅边煮岭云。醒睡功资宵判牒,清神雅助昼论文。春雷催茁仙岩笋,雀舌龙团取次兮。清.陆廷灿诗〈〈武夷茶〉〉 乙酉年初春,张飚”: 赞茶题刻。描写作者在武夷山读书弹琴、烹茶品茗的愉悦心情,以及茗茶的功效与分类。诗中“桑苎”指作者先祖陆羽(号桑苎翁),“经”指陆羽所著〈〈茶经〉〉。陆廷灿,茶圣陆羽裔孙,曾任崇安县令,任内力弘武夷茶艺,使之声名远播。书法作者张飚,当代书法家,高级记者,中国书法家协会驻会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沿着涧边小道一路闲庭信步,可见游鱼名丛,顿觉神清气爽。仰望两侧峰岩,似乎给人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舒适自得之感。此时前方可见“九龙茗丛园”等景点。

“九龙茗丛园”:茶叶塑像形象的反映了武夷茶早春发芽时采摘标准“两叶一芽”。 “九龙茗丛园”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目前面积2.1亩,栽种名丛112个。

“不见冥天”: 景区管委会题刻(1997年)。“见冥”音“见”,意为阴影溟蒙、光线不甚清晰。“不见冥天”指题刻下方8株老茶(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因终日极少阳光直射而得名。相传该茶系神仙所栽,高层第三丛为正丛,树龄百年以上。

“大红袍”: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吴石仙题刻。吴石仙,字石川,抗日战争时期任崇安县县长。任期内在武夷山留下数处题刻。“大红袍”(因其嫩叶呈紫红色而得名)属无性系、灌木型、小叶类,晚生种。原产九龙窠,为武夷山五大名丛之首(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半天腰、水金龟),相传清代已有“大红袍”茶名。在名丛中,“大红袍”声望最高,传说颇多,被誉为中国乌龙茶茶王。“大红袍”母树原为4丛,一九八零年建九龙窠名丛圃的同时,在“大红袍”原处联接石砌填土梯层,补植母树“大红袍”两丛(从右往左第2丛、第6丛),所以“大红袍”现共有母树六丛。

“流香涧”:原名倒水坑,因其水流势与他水不同,不汇入崇阳溪反而倒流回山,因而得名。后明朝诗人徐火通游历此地,见此涧峰岩两壁长满幽兰、香草,清风吹过,落英缤纷,香气扑鼻,故改其名为“流香涧”。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泡茶之水以“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流香涧”之水便是泡武夷茶最佳之水,犹如龙井茶配以虎跑泉水一样。

“慧苑寺”:古寺位于玉柱峰下,始建于南宋。现建筑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建。寺有一联入选中国名联:“客至莫嫌茶当酒,山居偏隅竹为邻”。

“慧苑茶园”:路旁随处可见盆景式茶园,据1942年林馥全调查,慧苑岩茶树花名有830种之多,“岩岩有茶,茶以岩名”。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评述茶叶质量与土壤关系时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武夷山大部分茶园均介于烂石与砾壤之间,这是武夷岩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气候方面,武夷茶区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在18度左右。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年降雨量2100毫米,为我国雨量最丰富的茶区之一。山坑岩壑间遍植茶园,到处幽涧流泉,山间常年云雾弥漫,年均相对湿度80%左右。正如沈涵谢王适庵〈〈惠武夷茶〉〉诗云:“香含玉女峰头露,润滞珠廉洞口云”。加之茶园四周皆有山峦屏障,日照时间较短,既无冻灾,更无风害。种种有利条件汇集一起,共同造就了武夷岩茶绝佳的品质。前人用“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来形容,确是最好的评语。

“水仙”:水仙茶原产地在建阳市水吉大湖。据传清道光年间,苏姓者发现于祝(竹)仙洞下。当地“祝”与“水”同音,故名“水仙”。“水仙”属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水仙茶具有天然花香(兰花或水仙花香型),味浓郁醇厚,汤色浓艳清澈,特别是移植武夷后,在优异的自然环境下繁育,成就了高产优质的品种特性,是武夷岩茶最受欢迎的主要品种之一。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崇安县令陆廷灿在〈〈续茶经〉〉中提到:“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岩茶为上,洲茶次之;岩茶北山者为上,南山者次之,南北两山,又以所产之岩名为名”。今天大家所看见的正是北山之茶!而我们的茶文化寻根之旅也暂告一段落。希望今天的旅程能给各位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武夷岩茶描述注解

1、 有性系:世代采用种子繁衍后代的品种,个体间特征特性有差异。

2、 无性系:世代采用无性方式(扦插、压条等)繁衍后代的品种,个体间特状相对一致。

3、 灌木型:根茎处开始分枝,无明显主干;

4、 小乔木型:基部主干明显;

5、 乔木型:从基部到分枝处主干明显,树型高大。

6、 早生种:采摘期4月上旬 黄旦;

7、 中生种:采摘期4月中旬 毛蟹、梅占;

8、 晚生种:采摘期5月上旬 水仙、肉桂;

9、 特晚生种:采摘期5月中旬及5月中旬以后 雀舌、不知春。

10、叶片大小:根据叶片面积(叶长*叶宽*0.7)分,叶长和叶宽分别量取统计茶树中部成熟叶片10片以上平均值。特大叶:大于60CM2;大叶:40—60CM2;中叶:20—39CM2;小叶:小于20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