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坑口肉桂 大坑口简介 大坑口肉桂特征 挤掉了倒水坑 走进大坑口 走进大坑口 更多肉桂茶
大红袍
三坑两涧肉桂
核心正岩肉桂
水仙茶
武夷名枞
品种茶
武夷岩茶百科
武夷肉桂精彩文章

大坑口简介

通往天心岩的一条深长峡谷,俗名大坑口,进入大红袍景区的公路就是沿着大坑口修的。从景区公路入口到天心岩的一段岩谷叫大坑口,景区停车场左手边,有一条小路上山,可以到马头岩。

马头岩道观

大坑口—九龙窠沿线集中了许多景致,从景区公路山门进去,不多久就可以看到弥勒佛像,佛像背倚一块峻峭岩石,石上勒一“佛”巨字。武夷山景区最大规模的佛教寺院—天心永乐禅寺也在这条线上。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走上一走,绝不让你失望哦。

大坑口,横贯东西,连接天心岩和崇阳溪的水系,坑涧两边茶园广布,又为东西朝向,光照充足,地势较低区较宜种植水仙,半山腰或山冈上适合种植肉桂。两侧的茶地,静卧在树林山嶂掩映处,吸纳天地精华。大坑口为九龙窠、倒水坑、天心岩一带的溪水干流,水量丰富,溪流也带来上游的肥沃土壤,土壤深厚,养料充足,所种植茶树无需施以肥料,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阳光、空气、水分、土壤,茶品极佳。

大坑口肉桂特征

武夷岩茶大坑口肉桂茶是高香的品种,比较耐冲泡,稍有区别,肉桂茶香气浓郁清长,岩韵显;味醇厚,具有爽口回甘的特征;汤色浓艳,叶底肥软,绿叶红镶边。岩茶香气清锐细长,岩韵显;味醇厚,浓而不涩,醇而不淡,回味清甘,汤色呈浅橙红色;叶底柔软,也是绿叶红镶边。 辛锐的桂皮香通过鼻腔的分解,刺激嗅觉的信号减弱。沉于汤中的馥郁桂香,早已与你的舌头味蕾打成一片。因此,时时引诱着喜饮岩茶者的欲望。

大坑口为什么没有列入三坑两涧

从三姑过了桥,再往右走几公里,第一个路口左拐,会看到一个石牌坊,这里就是大坑口。这个地方,很朴素很平常,没有标志,没有石碑,不是本地人指认,普通游客根本不知道这里就是著名的核心产区“三坑两涧”中的“一坑”。

大坑口就位于这面石牌坊之内。沿路往前走,不久,右侧的一条山路,上面有在岩石上凿出的石梯,沿梯而上便可以通往著名的马头岩(马肉的产地)。

沿着大坑口中间的路往前,路右边是山壁,左边是条小溪,溪边岩上全是茶树,有肉桂,有大红袍,也有高枞水仙。

茶园里插满了各家茶厂的招牌,细细看去,有许多熟悉的品牌,就那么大一点儿地,插满了招牌,每家能分到的茶园其实就一丁点儿,也不知道这些企业在宣传册上,是如何拍出宏伟雄壮的私家茶园图片的?看来设计师功不可没。

大坑口走到尽头,有块大岩石,上写一多金光灿灿的佛字,据传是康熙爷所题,天皇贵渭,贵不可言啊。

大坑口的上方,便是天心岩。天心岩的九龙窠,是大红袍的祖庭。这里是赫赫有名的武夷景区中心,大坑口的地理优势显而易见,实至名归。

那么倒水坑呢,它的地理优势也很明显,位于核心产区之内,它是一条幽谷。一头连接牛栏坑一头连接流香涧,坑内的茶田阶梯般排列, 规模不小。

去倒水坑,可以沿水帘洞门口的小路,走半小时,走到流香涧。在岔路口往右有一条长约2.5KM的峡谷,这里便是倒水坑。

倒水坑的名字,显示了它的奇特地理景观。武夷山北麓的众多山涧,皆自西而东,唯独倒水坑的涧水反道西行,因而得名。

世间凡奇异之处,必有异相。牛栏坑在地理上是个异像,称河流袭夺。而倒水坑溪水倒流,也是异相。故而倒水坑所产之茶,如大红袍,肉桂等,皆属上乘。

但倒水坑为何不列入三坑之位呢?

这里面有一段公案。

三坑两涧之中的流香涧,在明朝之前,因与倒水坑相连,故而也被称为“倒水坑”。后来明朝有个诗人,叫徐熥,他游览经过流香涧,这里溪清景雅,溪两边种满了香草,春夏时节花香四溢,花瓣掉入溪中,溪水自然泛出花香。于是他给这条小溪取名流香涧,将它与倒水坑切割开。

既然流香涧与倒水坑紧密相连,几百年前曾是同一个名字,那么流香涧被列入核心产区,便等于倒水坑也名列“三坑两涧”之列了。

于是喜欢倒水坑的茶友们,可以安心地睡美容觉了。

你们心仪的倒水坑,以流香涧的名义,早巳位列核心产区。

大坑口肉桂的山场欣赏

 

大坑口肉桂的山场欣赏

大坑口肉桂的山场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