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大红袍百科大红袍知识

《武夷山市志》茶叶卷第四章饮茶与茶文化

摘要:第四章 饮茶与茶文化 第一节 茶艺与茶具 南朝时期(479~502),品饮武夷茶开始形成一种带有文化色彩的艺术(即茶艺)。当代著名茶叶专家陈椽论证:武夷岩茶约在距今1500年前的南朝时,就以晚甘侯之名而闻名。文人为武夷茶赐封了晚甘侯这带有雅号的爵位,说明茶艺

第一节 茶艺与茶具

南朝时期(479~502),品饮武夷茶开始形成一种带有文化色彩的艺术(即茶艺)。当代著名茶叶专家陈椽论证:“武夷岩茶约在距今1500年前的南朝时,就以‘晚甘侯’之名而闻名。”文人为武夷茶“赐封”了“晚甘侯”这带有雅号的爵位,说明茶艺自此时起即具萌芽状态。“晚甘”,蕴含着甘香浓郁,美味无穷(俗称为“先苦后甜”)之意,此雅号的文化色彩与茶味一样,是异常浓郁的。

唐朝元和年间(806~820),文人孙樵馈赠15饼武夷腊面茶给刑部尚书焦某。随礼的信札中写道:“……晚甘侯十五人,遣侍斋阁。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指武夷山)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函文用拟人化的笔法赞颂武夷茶,诚请焦尚书尽享武夷茶(晚甘侯)的侍侯,“慎勿贱用之”,即要高层次的细品慢饮,切勿牛饮解渴。

此时,民间的品饮也开始讲究茶具、炊器等,并在火候、配水等方面下功夫。把茶叶、饮用和文化气氛联系起来,初步体现了茶文化的艺术内涵,为宋代兴起的茶艺奠定了基础。

宋代是武夷茶生产兴盛时期,饮茶方式日益讲究,从煮饮改为品饮。当时对于名茶泡饮,主要目的不在于解渴,而在于鉴赏。宋徽宗《大观茶论》称,武夷等地之茶“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名山、名水、名茶、加上名人赞扬渲染,武夷岩茶身价更是不凡。

品饮名茶的习俗是随着茶事之兴而趋雅致。宋代武夷山人讲究品茗艺术。文人羽士把饮茶看成是一种精神享受,具有高尚的意境,时称斗茶。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的“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过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就是当时斗茶盛况的写照。斗茶时比味、比香、比色,评比时众目注视,争议时手舞足蹈,胜者趾高气扬,输者垂头丧气。斗茶者的神态,刻划得栩栩如生。斗茶为文人学士所崇尚,其内容有点茶、试茶,以品评茶质之高低而分输赢。

斗茶讲究水质、茶具。当时推崇建窑出品的“兔毫盏”。这种盏底小壁斜,下狭上宽,使茶汤易干而不留渣,使茶的香味散发益显,越宿不馊。建盏在盏口沿下1.5~2厘米处有一条明显折痕的“注汤线”,它是为“斗茶”观察“水痕”而设计制作的。建窑生产的瓷器为宋时全国八大名瓷之一,产地为崇安相邻的建阳县。崇安星村镇的遇林亭窑也生产“兔毫盏”和其它高级茶具。遗址尚存。

宋代“斗茶”,是将“龙凤团茶”碾为细末入盏,注水搅动,以比试茶的汤色和在盏中的水痕来决定品种的优劣胜负。茶之汤色以纯白为上,青白次之,灰白又次之,黄白再次之;盏中水痕,以盏无水痕为绝佳。武夷岩茶斗试,以水痕先出现者为负。

宋代斗茶很重视操作技艺。斗茶时,按茶盏的大小,用银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搁入涤烫过的茶盏中,向盏内注入沸水,调成膏状。在点注时,要准确而有节制,不然,“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水少则粥面紧”。注茶时还需一手注水,一手执茶筅,旋转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成汤花。运筅轻重缓急要得当,与“点注”配合默契,才能达到斗茶的最佳效果。

宋代的斗茶,既是斗色,亦是斗品。宋黄儒《品茶要录》:“茶之精绝者曰斗,曰亚斗,其次拣芽。”斗品最为上。武夷岩茶就是通过斗茶、评品,精选为贡茶的。从而促进了武夷茶的生产,提高茶叶的质量,扩大了武夷茶的影响。

在宋代除了斗茶,朝野上下还流行“分茶”,即以沸水冲茶末,使茶乳变幻成图形字迹的一种游艺,又称“茶百戏”。宋初陶谷在《荈茗录》中载:“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就散灭,此茶之变也。”诗人杨万里《澹庵座上观显上人分茶》诗,生动地描绘了分茶的情景:“分茶何似煮茶好,煮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空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势字嫖姚。”茶水交融,呈现奇妙的变幻,有如悠远美丽的景色,又似劲疾潇洒的书法。

宋代朝廷饮茶的茶品,多是武夷茶。苏轼、范仲淹的诗文为武夷茶增辉添誉,影响到宫廷官宦时常参加斗茶活动。宋徽宗赵佶即酷爱斗茶、分茶之艺。蔡京在《廷福宫曲宴记》中记述了这样一件逸事:北宋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巳,有“通百艺”之称的宋徽宗,召请宰执、亲王等近臣,宴会于延福宫。酒后茶余,兴致勃勃的皇帝,命侍臣取来茶具,亲自注汤表演分茶之艺。不一会儿,“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朗月。”可见“分茶”流行之广,影响之大。

元朝完全保留了宋朝以前饮用团茶、饼茶的习俗。茶艺不如宋朝的雅致讲究。斗茶、分茶的茶艺渐渐敛迹。进入明代,饮茶习俗由团茶、饼茶改为散茶。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皇帝朱元璋下诏,罢贡龙团凤饼,改为进贡御茶芽(茶芽即散茶)。从此武夷茶遂改制探春、先春等蒸青或炒青绿茶,以散茶的形式进贡朝廷。这是茶叶制作技术的一次大改革。散茶突出保留了茶叶原有的色、香、形、味,因而提高了饮茶的情趣,推动了品茗艺术的发展。明代著名的“茶博士”田艺衡在《煮泉小品》中曾经大胆指责唐宋时煎茶多用姜盐等调料。“皆水厄也”。意即破坏了茶水的清甘。田艺衡在书中嘉誉茶芽“盖天真自胜耳!”据他辨悉:“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佳。”由于制茶工艺的简化,大大降低了茶叶成本,推动了茶业的发展,饮茶者增多,饮茶之风迅速普及。“崇祯癸酉,有好事者开茶馆”(张岱《陶庵梦忆》)茶室、茶馆、茶铺出现于市井街巷,从前只能由达官显贵、文人学士等有闲阶层所专享的茗趣,很快地传向民间,传向庶士、平民,“飞入寻常百姓家”。饮茶趋于大众化,雅俗共赏,老幼咸喜。崇安县也开始出现了茶铺。明代擅长于写散曲并有“乐王”之称的文人陈铎,曾在散曲《茶铺》中写道:“武夷和雨采春丛,嫩叶蒙茸,佳名千古重。卢仝曾称颂,七碗自清风……”人们不难想象,当年陈铎就在山间的茶铺里,一边偕友品尝武夷佳茗,一边度曲抒情。清茶七碗品啜已毕,新曲一首即随韵而发。

由于茶叶本身的变化,饮茶及茶文化的普及,原有的建盏已不适应品尝新茶者的要求了。此时,武夷山饮茶的茶具开始使用宜兴壶,即江苏宜兴县用五色陶土烧成的紫砂陶,因其具有良好的保味功能,冷热骤变时不易胀裂,传热缓慢而不炙手等优点而迅速崛起。“紫砂新品泛春华”,极得赏茶行家的青睐,提高了品茗之趣,而工艺大家所制做的寸柄之壶,往往被人们珍同珙璧,贵如珠玉。

明代改制散茶,品茗艺术随之进步,贵人文士弃旧迎新,崇尚品饮真味;庶民农人则对旧饮团茶加以改进,雅俗共赏,新旧并存。例如宋、元时饮团茶的基本方式则传入民间,并进一步演化普及成为独具特色的擂茶。明朝刘基所撰的《多能鄙事》中,关于擂茶记述颇详:“擂茶,茶芽用汤浸软,脂(芝)麻炒熟去皮,用擂极细,入川椒末、酥、盐、油饼,再擂,如干,旋添入浸茶汤。”至今武夷山区还流传着擂茶的习俗,保留了唐、宋饮团茶的传统,具有一定的历史、民俗价值。

明代品茗艺术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使品茗不仅仅只是文人、权贵们所独享的雅事,因而为清代功夫茶的兴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清朝初年(一说在明中叶),武夷山土民又在制作绿茶和小种红茶的基础上探索出进行半发酵的乌龙茶制作工艺,并日臻完善。这种乌龙茶既没绿茶之苦涩,又没有红茶的浓烈,却兼取绿茶之清香,红茶的甘醇,因而颇得茶家和世人的好评。饮啜之除,雅兴大发,品赏艺术也随之高雅、细致,内涵也更加丰富。茶家们不仅讲究茶、泉、烹,而且讲究品茶器皿,讲究品尝饮用的方式。乾隆五十一年(1786)秋,大文人袁枚游武夷,当时僧众道人多有敬茶献盏,“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使用如核桃般小巧的茶杯,首先领略岩茶之馨香,而后再徐缓专注地细尝茶汁的滋味,武夷山让袁枚饱尝了绝妙的品茗艺术,使他感慨良久:岩茶远过于龙井、阳羡之茶,“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袁子才品茗得个中三味,历史上传为佳话,引为典范。栖息于武夷山茶区僧人道士,不仅精于制茶,而且更精于品尝。天游观的道士静参不但把茶分为四等,而且还把茶品也形象地分为四等。第四等是最起码的,即:茶值得一尝,首要以香馨动人;第三等即:香还要求清纯幽雅;等而上之还要求甘,“香而不甘,则苦茶也!”武夷山绝品的岩茶,可列入第一等茶品,即它还有更高的层次:活!“活之一字须从舌本辨之,微乎,微乎!”武夷岩茶独特的岩韵,是其它名茶所没有的,其中妙谛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由于武夷岩茶的熏陶,逐渐在闽粤等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功夫茶的品尝体系,茶店林立,比屋皆饮,不分权宦平民,无不以赏茶为乐事,每年茶季一到,广州、潮州、漳州、泉州、厦门等地的大商贾客,每每挟重金接踵而入武夷,把新茶囊括而去,武夷茶一旦运到,“至则斗茶,必以大彬之罐;必以若琛之杯;必以大壮之炉”,甚至还讲究“扇必官溪之蒲”(见《龙溪县志》)。当时尝茶、赏茶之具,不论是罐、是杯,或是炉、炭,甚至连煽摇炭火所用的蒲扇,都要求用名牌货,其考究程度,由此可知,真有宋代斗茶之遗风。有些人为了争奇斗胜,甚至不惜倾家荡产,因而有“富家一盏茶,抵得穷人半年粮”之谚语。随着乌龙茶制作工艺的出现,岩茶品质的提高,品尝艺术也更加高雅,内涵更加丰富,奠定了喝功夫茶的基础,茶家们不仅讲究茶叶、煮水,而且讲究水质、品质、器皿、品尝饮用的方式。清人卓尔堪,号宝香山人,用大明寺泉烹武夷茶浇奠诗人雪帆之墓。诗云:“茶试武夷代酒倾,知君病渴死芜城。不将白骨埋禅智,为写清泉傍大明。寒食过来春可恨,桃花落去路初睛。松声蟹眼消闲事,今日能申地下情。”此诗好像一篇祭文,倾注了诗人对朋友雪帆(宋晋之号、道光进士)的哀悼之情。其以武夷茶代酒,可见这两位挚友对武夷茶的赏识。然而佳茗并非只为富贵者包揽。乾隆三十一年,曾任永安县令的彭光斗在《闽琐记》中记载:“余罢后赴省,道过龙溪,邂逅竹圃中,遇一野叟,延入旁室。地炉活火,烹茗招待,盏绝小,仅供一啜,然甫下咽,即沁透心脾。叩之,真乃武夷也。客闽三载,只领略一次,殊愧此叟多矣!”堂堂的七品县官大人,也仅能在野室里偶然一享武夷奇茗,也只能慨叹于口福远远比不过野叟,可知若要真正享受武夷佳茗之妙谛,确实不易!

清代饮茶不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也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功夫茶的兴起为人们带来了新的情趣,难怪有人这样感叹:“瓦屋纸窗,佳茗清泉,若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民国时期,品茗艺术沿袭清代的方式,同时逐渐走向民间。武夷民间品茶的方式因地而宜,最有特色的是吴屯乡的民间品茶。茶会由女主人邀请女眷来家团聚,一边叙说家常,一面佐食品茗,类似茶宴。敬茶时女主人站立,按辈分大小向客人敬茶,受茶者抚碗颔首,以表谢意。茶席上有山村土菜:腌蕨苗、薰味田龙、霉豆腐、霉豆子、鲤鱼干、南瓜脯以及本地特产鲤鱼煮豆荚等。茶具朴素粗放,使用精陶壶和大碗茶,别具农村风味。崇安县的民间还流行一种别具一格的早茶习俗,人们在品茗中品尝着传统小吃麻糍粿(即胡麻饭)。粿味香甜油腻,而茶味却能去腻、解甜。这种茶俗别有一番独特的情韵和功效,因此颇得人们喜爱。清晨,城乡街头巷尾到处都是此类茶摊,饮茶餐粿者怡然自得,颇有情趣。

与此同时,对名丛采制成茶后首先用以敬神,然后分享的习俗,成为民国时期的一种饮茶文化。被誉为“茶中之王”的大红袍一俟收获,即冲泡成茶汤,敬奉在神像尊前,然后焚香顶礼。礼毕,茶主端杯一一向茶工敬茶,谨祝工人平安生产。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伴随着武夷旅游事业的发展,武夷茶文化已成为热门的旅游项目,其形式多彩,包括鉴赏茶艺、观览茶园、品啜岩韵、研究茶效、征集故事、演唱茶歌、吟诵茶诗、评鉴茶质等。其中以鉴赏茶艺最为吸引人。1990年10月武夷山市举办第一届武夷岩茶节前,专家在挖掘继承古人煮茶、斗茶、鉴茶的基础上,把品茶和观景、赏艺融为一体,整理总结出一套颇富雅兴的“武夷茶艺”,使品茗者在静穆、优美、和谐的气氛中心领意会独特的“岩骨花香”之胜(即心领意会“岩韵”)。“武夷茶艺”丰富了武夷文化的内涵。武夷茶艺的程序有二十七道,合三九之道。二十七道茶艺如下:

恭请上座 客在上位,主人或侍茶者沏茶、把壶斟茶待客。

焚香静气 焚点檀香,造就幽静、平和的气氛。

丝竹和鸣 轻播古典民乐,使品茶者进入品茶的精神境界。

叶嘉酬宾 出示武夷岩茶让客人观赏。“叶嘉”即宋苏东坡用拟人笔法称呼武夷茶之名,意为茶叶嘉美。

活煮山泉 泡茶用山溪泉水为上,用活火煮到初沸为宜。

孟臣沐霖 即烫洗茶壶。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乌龙入宫 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悬壶高冲 把盛开水的长嘴壶提高冲水,高冲可使茶叶翻动。

春风拂面 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白泡沫,使茶叶清新洁净。

重洗仙颜 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洗净壶外表,又提高壶温。“重洗仙颜”为武夷山一石刻。

若琛出浴 即烫洗茶杯。若琛为清初人,以善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名贵茶杯喻为若琛。

玉液回壶 即把已泡出的茶水倒出,又转倒入壶,使茶水更为均匀。

关公巡城 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

韩信点兵 壶中茶水剩下少许时,则往各杯点斟茶水。

三龙护鼎 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顶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

鉴赏三色 认真观看茶水在杯里的上中下的三种颜色。

喜闻幽香 即嗅闻岩茶的香味。

初品奇茗 观色、闻香后,开始品茶味。

再斟兰芷 即斟第二道茶。“兰芷”泛指岩茶。宋范仲淹诗有“斗茶香兮薄兰芷”之句。

品啜甘露 细致地品尝岩茶,“甘露”指岩茶。

三斟石乳 即斟三道茶。“石乳”,元代岩茶之名。

领略岩韵 即慢慢地领悟岩茶的韵味。

敬献茶点 奉上品茶之点心,一般以咸味为佳,因其不易掩盖茶味。

自斟漫饮 即任客人自斟自饮,尝用茶点,进一步领略情趣。

欣赏歌舞 茶歌舞大多取材于武夷茶民的活动。三五朋友品茶则吟诗唱和。

游龙戏水 选一条索紧致的干茶放入杯中,斟满茶水,恍若乌龙在戏水。

尽杯谢茶 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山人栽制佳茗的恩典。

武夷茶艺中便于表演的为18道:即焚香静气 叶嘉酬宾 活煮山泉 孟臣沐霖 乌龙入宫 悬壶高冲 春风拂面 重洗仙颜 若琛出浴 玉液回壶 关公巡城 韩信点兵 三龙护鼎 鉴赏三色 喜闻幽香 初品奇茗 游龙戏水 尽杯谢茶。

继1990年举办第一届武夷岩茶节之后,又于1992年、1993年分别举办第二届、第三届武夷岩茶节。27道独具特色的武夷茶艺逐渐定型,深受海内外茶友雅爱。此后,武夷茶艺遂成为武夷山市重要交际场合中的高级酬宾礼仪。

附一: 历代名人咏赞武夷茶的诗词

和钱安道惠寄建茶

【宋】苏 轼

我官于南今几时,  尝尽溪茶与山茗。

胸中似记故人面,  口不能言心自省。

森然可学不可慢,  骨清肉腻和且正。

雪花雨脚何足道,  啜过始知真味永。

记 龙 团

【宋】 苏 辙

空花落尽酒倾缸,  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  龙团小碾斗睛窗。

答建州沈屯田寄新茶

【宋】 梅尧臣

春芽碾白膏,  夜火焙紫饼。

价与黄金齐,  包开青箬整。

碾为玉色尘,  远汲芦底井。

一啜同醉翁,  思君聊引领。

咏  茶

【宋】 丁 谓

建水正寒清,  茶民已夙兴。

萌芽生社雨,  采掇带春水。

碾细香尘起,  烹新玉乳凝。

烦襟时一啜,  宁羡酒如渑?

试  茶

【宋】 蔡 襄

兔毫紫瓯新,  蟹眼青泉煮。

雪冻作成花,  云闭未垂缕。

愿尔池中波,  去作人间雨。

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

【宋】 杨万里

分茶何似煎茶好,  煎茶不似分茶巧。

蒸水老禅弄泉手,  隆兴元春新玉爪。

二者相遭兔瓯面。  怪怪奇奇真善幻。

纷如擘絮行太空,  影落寒江能万变。

银瓶首下仍尻高,  注汤作字势嫖姚。

不须更师屋漏法,  只问此瓶当响答。

紫薇仙人乌角巾,  唤我起看清风生。

京尘满神思一洗,  病眼生花得再明。

汉鼎难调要公理,  策勋茗碗非公事。

不如回施与寒儒,  归续《茶经》传衲子。

水调歌头·咏茶

【宋】 白玉蟾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

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

碾破香无限,飞起绿尘埃。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

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茶  灶

【宋】 朱 熹

仙翁遗石灶,  宛在水中央;

饮罢方舟去,  茶烟袅细香。

茶 灶 石

【元】 蔡廷秀

仙人应爱武夷茶,  旋汲新泉煮嫩芽,

啜罢骖鸶归洞府,  空余石灶锁烟霞。

茶  铺(散曲)

【明】 陈 铎

武夷和雨采春丛,嫩叶蒙茸,佳名千古重。卢仝曾称颂,七碗自清风。

陶家学士殊珍重,玉堂中扫雪亲烹。玛瑙铛,玻璃瓮。碧云翻动、浊酒怎敢争功!

御赐武夷芽茶恭记

【清】 查慎行

幔亭峰下御园旁,  贡入春山采焙乡。

曾向溪边寻粟芽,  却从行地赐头纲。

云蒸寸润成仙品,  器洁泉清发异香。

珍重封题报京洛,  可知消渴赖琼浆。

家衮州太守赠茶

【清】 郑 燮

头纲八饼建溪茶,  万里山东道路赊。

此是蔡丁天上贡,  何期分赐野人家?

武夷山御茶园饮茶

【当代】 赵朴初

云窝访茶洞,    洞在仙人去。

今来御茶园,    树亡存茶艺。

炭炉瓦罐烹清泉,  茶壶中坐杯环旋。

茶注杯杯周复始,  三遍注满供群贤。

饮茶之道亦宜会,  闻香玩色后尝味。

一杯两杯七八杯,  百杯痛饮莫辞醉。

我知醉酒不知茶,  茶醉何如酒醉耶。

只道茶能醒心目,  哪知朱碧乱空花。

饱看奇峰饱看水,  饱领友情无穷已。

祝我茶寿饱饮茶,  半醒半醉回家里。

水帘咏茗

【当代】 程千帆

才媛笔摇散珠,  词客动墨横锦。

凭何推激风骚,  亦有乌龙绝品。

品 茗

【美】 温黛珍(丁芒译)

水帘洞下伴长吟,  情满山川诗满心。

香茗一杯神已荡,  醉人尤有异乡音。

制茶民谣

人说粮如银,  我道茶似金,

武夷岩茶兴,  全靠制茶经。

一采二倒青,  三摇四围水,

五炒六揉金,  七烘八检梗,

九复十筛分,  道道工夫精。

人道粮如银,  我道茶似金。

武夷岩茶兴,  全靠制茶人。

泉州张泉苑“水仙种”

该号创始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创始人张白源,同安西塘人,到泉州胭脂巷口设点摆摊,贩运建茶,后开略具规模的茶店。民国5年(1916)张伟人接任经理后,确立武夷水仙种规格质量。为了适应当时消费者喜爱陈茶的习惯,选用三年以上的武夷岩茶作为水仙种的主要原料,另加5%左右“花茶”——它有别于茉莉花茶,是用新的武夷半岩小种作茶胚,以桂花或树兰花窨制而成。并在武夷山购置青云崖和磊珠岩两个茶厂。民国9年前后,又和武夷山碧石岩、竹窠岩、幔云岩、弥陀岩等4个岩厂的住持僧签订长期包销契约,又于民国19年以银圆3万余元购买慧苑岩东厂。民国5~22年是张泉苑茶店全盛时期,每年从武夷山运出岩茶平均400箱(每箱约35斤)在泉州库存保持1000箱左右,每年销货额可达18万元,其中武夷水仙种占80%,其价格分:锡罐装每斤16罐,售价银圆19.2元;纸包装每斤120泡,售价银圆12元。泉苑水仙种具有多年历史,早已驰名中外,尤以海外侨胞更加笃信,每年春节期间,常要排队购买,大批量还要预先付款订购。成为侨居菲律宾等地华侨居家必备的保健良药。1956年公私合营,厦门外贸部门仍然沿用“水仙种”商标牌号。

惠安施集泉“铁罗汉”  乾隆四十六年(1781),施大成在惠安城关霉梧街开设施集泉茶店。派其孙济候亲到崇安选购武夷茶,并购置刘官寨茶厂。民国10年前后是施集泉业务兴旺时代,每年营业额由3万升到12万元,其中铁罗汉占30%。民国13年以银圆1.3万元购买慧苑岩西厂,这是武夷山三条坑内著名的岩厂,不仅茶的品质好,产量也较高。

据当年长期负责上武夷山组织货源的鲍书图介绍,他督制施集泉自有的刘官寨、慧苑西两个岩厂的茶,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向武夷山的天心岩、天井岩、天游岩、磊石岩、幔陀岩、霞宾岩、珠帘岩、宝石岩、清源岩购买部分岩茶。另外竹窠岩、碧石岩、弥陀岩、幔云岩在未被张泉苑包销前,也向施集泉长期供货。还特地向曹墩老农罗盛新预购“红梅小种”。民国10年前后,该庄每年从武夷山运出700箱至1200箱茶叶。1956年公私合营。

厦门杨文圃“名色种”

创办人杨文圃,泉州人,在厦门廿四崎项开设茶店,经营名牌商品茶“名色种”、“文圃小种”,每斤4.80元。杨文圃早年在武夷山经营的岩厂有桂林岩、玉林岩、碧林岩、桃茶岩、宝兴岩、庆云岩、霞宾岩等。

清末,茶店小老板砚农掌权之后,利用茶叶纳税可以扣抵捐官府钱之机,捞到“通奉大夫”这个官衔,外出坐绿呢大轿,讲排场。他每年春茶前都亲到武夷山“督制”岩茶,随带差役4人,还乘坐绿呢大轿。由于他是“通奉大夫”,沿途州府官员都得鸣炮郊迎,好不威风。

漳州林奇苑“三印水仙”

清嘉庆初年(1795),安溪人林燕尔流落在武夷山岩厂当雇工,后来购置幔陀峰、霞宾岩、宝国岩茶厂,积极开荒种茶,所产岩茶运至闽南出售。同治年间(1862~1874),其后代林心博在漳州创立林奇苑茶店,专营武夷岩茶。清末在厦门设立茶栈,将武夷岩茶运至新加坡、马来亚、泰国、缅甸等地销售。民国初年,再在云霄县设立茶栈,供应漳浦、诏安、东山等地。民国9~19年处全盛时期,每年从武夷山运出武夷岩茶和中低档乌龙茶3000多箱(约1000担)。在这段期间,林奇苑在厦门、漳州、云霄三处营业额每年达30万元。漳州批发和零售占70%。民国21年三印水仙已成为脍炙人口、老少皆知的名牌茶。

漳州林金泰茶行“老丛水仙”

清末民初,漳州林瑞苑茶店值武夷岩茶销路比安溪茶吃香之机,在武夷山经营霞宾岩和珠帘岩初制厂,并在赤石街设立精制厂,除收购岩茶外,也收购半岩茶,并开拓外销业务,在新加坡设立代理店。民国6年继承林书国之弟林诗国在厦门设立的林金泰茶行,用以扩大外销业务。初期以武夷山岩茶为名牌,标榜霞宾岩老丛水仙。林金泰茶店在星马一带具有百年悠久历史,一般茶楼酒家常把“金泰老丛水仙”作为福建乌龙茶的代名词。

民国15年前后,林金泰茶行在星马处于全盛期,该行派员至武夷山加强收购茶叶。除岩茶外,大量收购半岩小种(乌龙茶类),年收购量400余担,运至新加坡、马来亚销售。

厦门傅泉鑫“宝国名种”  民国9年以前,厦门傅木瓜每年春季随祖父到武夷山收购茶叶,贩运至漳厦一带销售。后来在仰光后街与一位华侨订立销售合同,由傅福仁到武夷山收购半岩小种,以泉馨发记“宝国名种”为名,运到仰光销售,民国9~19年,每年平均销售1000箱,每箱银圆22~30元。该店在崇安赤石街设点精制“宝国名种”。后来,国外嗜好“大岩水仙”,傅福仁于民国14年前后在武夷山创设马鞍岩厂,大力垦植茶园,广种水仙茶树,促进内外销售市场出现“水仙茶”热。

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武夷岩茶客服微信号微信号:13859366756 武夷岩茶大红袍茶叶客服QQ号QQ号:5131798
武夷岩茶大红袍百科
大红袍百科
武夷茶碧水丹山的侠骨柔情 尽管我属于丘陵地形,但旖旎的丹霞地貌让我成为中华大地上一道独特的风景,我的足迹遍布全国28个省份,创造了各种自然奇观。北方的气
大红袍
三坑两涧肉桂
核心正岩肉桂
水仙茶
武夷名枞
品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