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大红袍百科大红袍专家

文富,一个被做岩茶耽误了的武夷山读书人

摘要:2019年9月,我又去武夷山,徐谦问我在武夷山果几天?怎么安排?我说想抽半天时间去暨文富家里看看。 我不知为什么对这个瘦

2019年9月,我又去武夷山,徐谦问我在武夷山果几天?怎么安排?我说想抽半天时间去暨文富家里看看。

我不知为什么对这个瘦小、见人有点题脚、不爱说话的年轻人有几分牵挂?

文富家在黄村,徐谦说他可以带路。

与文富相识是在2017年5月。那年,徐谦告诉我,他们在武夷山黄柏溪源头一个叫溪源的小山村建办了一个叫"闻君"手工茶坊,有三个合伙人,除他外,还有慧相和暨文富,欢迎我去看看。

我见过慧相,姓韩,是北方某大学教授,却不相识文富。徐谦原先是江西矿里的职工。做茶,对韩教授和他,似乎是个新课题。于是徐谦说,茶坊的选址、建造,购置设备,做茶,在许多方面都得依靠文富。

我之前听徐谦说过文富的故事,喜欢书法、竹刻、石刻,挑过货郎担,能做一手好茶,少年时因为生计不得不中途辍学。

我答应去看看他们的手工茶坊。5月22日,他们做杀的最后两天,我赶到溪源。那天我目猪了文富如何做系,在室外蹈青架上推水筛,茶青入做青间后轻摇、并烯、赶水、重摇,烧火之后磨锅、炒青、起锅、揉茶,乃至最后的打. …每个环节似乎非他不可。到武夷山很快与茶人们融为一体的韩教授,在不少环节已能上手参与制茶,而徐谦似乎还插不上手。

溪源偏僻,无旅舍,这一夜我只能与茶工们同宿阁楼统铺。楼梯既陡又窄,徐谦陪我上去,让我睡文富的铺位:“估计今晚他又没时间睡,你就合衣睡吧。待会,升火的时候,我再叫你。”别的茶工在每道工序间隙可轮流打盹,而文富一夜无眠。

陪伴他的是始终醒着的茶。

第二天一早,离别时,文富他们给了我两袋茶,一袋红茶,一袋单株大红茶,都是全手工制作。文富给我看手机上他那刚出生三个月的儿子的录像,说: "茶季一忙,我就没见过他。真想他。”我看到他眼角有泪花。

与文富第二次见面是在上海。

2018年,我的《寻茶记》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8月20日在上海书展举办首发式,福鼎、南京、苏州、常州、扬州、宣城、贵阳等地的茶友纷纷自发前来捧场,武夷山更是来了8位茶友,组团助威。徐良松、韩教授、徐谦夫妇、六姐、元魁父子,自然少不了文富。文富也许是第一次从山里来上海,话依然不多,怯怯的,连拍合影照时也悄悄地站在一边。我在书中没有正儿八经单独专门写他,只在《夜宿溪源村》一文中,有几段文字写到他,他很高兴。

签书被安排在中午,人山人海,我忙于签书、接待采访,应接不暇,一时顾不上很周全地照应他们,只能首发式落幕后在嘉定宴请这些山里朋友。杯能交错之中,文富依然腼腆。徐谦曾经提议过我,希望我能有更多笔墨写写他们的这位首席制茶师。我想与文富有多一些交流,可要从他嘴里挖一点我想知道的故事、细节,似乎很难。

书展结束后半个月,我应邀去福州、福鼎、武夷山等地签书。在武夷山黄柏溪畔祖师岭果园村与文富第三次见面。

果园村有一家兄弟酒店,我每次去,徐谦和韩教授他们都请我在这家酒店吃饭。四周是连绵起伏的茶园,远处有山,近处有竹,晚饭前后看晚霞落去星月冉升,景色像是饭桌外的另一道佳肴。

吃饭之前,热情的徐谦拿着我写的《寻茶记》,凑到饭店老板面前:"看看,楼老师把我们的祖师岭写到书上了。”老板看到目录中真的有《夜访祖师岭》的篇名,高兴得叫起来: "真的呢!这下祖师岭出名了!

开饭前,韩教授给我礼物,是木盒装小罐精制手工单株大红袍,木盒上培刻着"闻茗手作茶坊"图像和文字。我喜欢不已,请韩教授他们签名留念。

韩教授谦让:“这茶是文富做的,我们签,不合适吧? "我说: “你,徐谦,文富,都签。”文富在韩教授和徐谦之后也签了,签在最旁边。

文富也给了我礼物,那是大红酸枝雕刻的一个摆件,两只栩栩如生的鸡,一大一小,相互凝目,款款含情。他说,他与我是在鸡年相识的。我听了,有点动情,平日募言少语的他,是个有心人。

晚饭时,众人的话题自然离不开茶。徐谦问我:"去年的单株大红袍喝了没有?"我说:"没啊,武夷岩茶不是都说要隔年喝吗?

他们笑起来:“那是指经过复焙的岩茶。我们给你的茶只经过初赔,你要把它当新茶一样喝掉,不然隔年就泛青。”我说: "武夷岩茶我没有喝当年的习惯。那怎么办?

一直没吱声的暨文富这时悄声对我说:“也怪我当初没对你说清楚。现在不知道能不能弥补?回上海后你把这茶快件寄我,我再复焙试试。”我望着他点点头。

回上海后,我找出那茶,泡了一壶,果觉生涩,赶紧打包,顺便将我在别人处购得的也有点泛青的水仙一并快递发送给文富。

我知道文富做茶的认真,他说过:"茶叶是有生命的,做茶的人爱茶就要像爱自家小孩一样。”我也听说过“暨式单株培茶法":很考究地在焙笼底部垫嵌蔑片,有利于空气流通,还在焙笼上方用两层宣纸覆盖,开大小孔以调节散热和透气,增强茶的活性。

这种培茶方式是文富在实践中摸索着创造的,费工费料。

我对文富说:"皇帝不差饿兵,复培的费用,千万记得实话告诉我。”

半个月后,我收到了文富寄来的快递。他不但执意不收我一分工料费,而且还额外多寄了一盒他做的炭培纯种大红袍,是他们家在斗茶赛时的得奖茶品。

我无语良久。这时我注意到寄件人的地址是武夷山黄村。

黄村位于九曲溪的上游,是武夷山风景区腹地,自古就是武夷山茶叶的集产地之一。

刚学会开车的徐谦很认真地把着方向盘,沿途见有刻宇的石碑,他告诉我:“这是文富刻的。”故意把车速放慢,让我拍照。

黄村很美,九曲溪如玉带逶迤,两岸树林倒映水中,与远处山峦媲美。茶园、农舍显现着山村特有的朴实和静谧。道向村里的小路车不怎么好开,徐谦在溪边停车,文富已等候在那里。我被景色迷恋。徐谦说: "有一首歌《寻茶到黄村》,说的就是这里。那歌词:'寻茶到黄村,万亩茶山哟。九曲溪的源头,恋恋不舍哟。寻茶到黄村,万里茶道哟。武夷山的福地,念念不忘哟…….黄村可是福地啊!

我们没有马上进村,先在溪边转。两年前,我与文富在黄柏溪的源头相识,如今又在九曲溪的源头重逢,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缘分。

九曲溪沿岸树木葱茏,初秋的傍晚水面被斜阳照得波光素数,微风吹来丝丝凉意让人感到清新的惬意。一棵大树上爬满了淡黄色的寄生物,我说不出这种植物是什么?只记起有一年我在云南香格里拉普达措公园也见过大树上的奇生物,当地朋友说那是因为环境好、有一定的湿度所滋生的。由此联想这黄村的生态应该是不错的。

沿田间土路进村,我左右顾盼,茶园、菜园的M郁像涂了绿油,间或见一棵袖子树,果实累景。

进了村子,路是水泥和着卵石铺的,农舍黄色土墙原始古朴,墙脚有四五只肥硕的母鸡专注地在水沟里觅食,偶尔还能见到堆置的旧农具…似乎一切都原汁原味。

村里有个小庙,两块石碑是清代咸丰年刻的的“禁赌告示” 。由此可见百余年来黄村村风。

2019年正是己亥猪年,村民家门口褪红的春联很有乡味,比如“巧剪窗花猪拱户,妙裁锦绣燕迎春",有点干脆就四个字“猪是财神",大白话,直言不讳。

拐入一条土路,往前就是文富的家。和这里的大多数人家一样,黄泥糊的土墙,有几十年了。旁边一间小屋是他家的焙茶房,简陋、略暗,有个年轻人正在用心理茶,文富说那是他弟弟。

文富家的屋子不算小,木结构,泥地,屋顶有个大窟窿,我不知道是瓦板被风吹了,还是主人故意留个洞用来采光和通风?如果刮风下雨怎么办?我没细问,我想也许我这一问会让主人有一种捉襟见肘的窘迫。

有竹梯可登阁楼,我登梯管一眼,上面堆的物件不少,有几个口子扎紧了的蛇皮袋,鼓鼓囊囊的,不知是不是与茶有关?光线从外面照进来,一片白光在點黯的阁楼里亮得耀眼。

那不是窗,而是一堵没砌的墙,阁楼的透光通风处。

下了竹梯,文富唤我喝茶,我却仍在屋里转悠。我看到斑驳的墙上挂着的书法作品,有楷书有藤书。徐谦说:"那是文富花钱买的,我们劝过他,这些东西不便宜,别买了,可他不听。”文富却在一边暖啸着申辩:"我觉得这字好,我喜欢书法。”

我还看到一张桌上堆着的几本书:《朱熹书法选》、《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等。书下的一张毛毡,有墨痕,那是文富写毛笔字时透过宣纸留下的。

坐下喝茶的时候,我本想听听文富说说他的经历,他还是躲躲闪闪的说不真切。他给我看他的竹木雕刻作品,那神情还是那么谦卑。

也许,言语这时确实多余,眼前的一切都似乎已足够让我感受文富本应是读书郎。我莫名地想起我的少年时代,我曾也差点辍学,不禁眼眶有点湿润。

我没见到文富的孩子。文富说,他老婆又生了一个。两个孩子和他老婆都在娘家。

离别时,文富望着我,那神情真像他送我的红木雕刻摆件上那只小鸡。

我握着他手,祝福他,祝福他的两个孩子将来不再因为贫穷而中途辍学。

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武夷岩茶客服微信号微信号:13859366756 武夷岩茶大红袍茶叶客服QQ号QQ号:5131798
武夷岩茶大红袍百科
大红袍百科
王顺明心中的那片红叶——琪茗岩茶 武夷山做茶的,牛人不少。但我并不是对每个大咖都有感觉的。而王顺明,却是我想结识和交往的。 早就听说过他的故事。本世纪初,上海有
大红袍
三坑两涧肉桂
核心正岩肉桂
水仙茶
武夷名枞
品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