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大红袍百科大红袍工艺

林馥泉的大红袍采制记录

摘要:武夷茶驰名天下。其中尤以山中大红袍一茶脍炙人口。大红袍,人称为茶中之王,好事者,且以无稽神话相互传闻。未知底细者,则人言亦言,将大红袍说如神药仙宝。外间对大红袍之传说甚多,有谓:茶野生绝壁,人莫能登,每年茶季,寺僧以果饵山猴采之。有谓:树

武夷茶驰名天下。其中尤以山中大红袍一茶脍炙人口。大红袍,人称为茶中之王,好事者,且以无稽神话相互传闻。未知底细者,则人言亦言,将大红袍说如神药仙宝。外间对大红袍之传说甚多,有谓:茶野生绝壁,人莫能登,每年茶季,寺僧以果饵山猴采之。有谓:树高十丈,叶大如掌,生削壁间,风吹叶坠,寺僧拾制为茶,能治百病。当地传说谓大红袍为岩上之神所有,寺僧每于元旦日焚香礼拜,泡少许供佛前,茶可自顾,无须人管理。有窃者,立即腹痛,非药不愈,此因系神所栽,凡人不能先尝。又传昔时大红袍计十株,于贡茶夹少许入贡,为元时某帝所尝识,认为贡茶中之上品,赐名大红袍,复敕使回山采制,全数入贡,每年贡额十斤,一年寺中僧侣商议避贡,随由一僧,亲持斯茶三斤见帝,帝骇然,询其故,僧告以大红袍受天灾,十已枯其七,仅存三株,贡额逐减。僧归果见树枯七株,仅留现存之正副三株。凡此种种传说,均属无稽之谈。后人因此茶名已彰,来山游客,无不一睹斯茶为快。于是大红袍之声誉,逐与日俱增。闻一九三二年间,东路剿匪总指挥蒋鼎文氏,因得闻茶名,愿一尝真味,曾于大红袍树旁,特建一小木屋,茶季中派人日夜守护,值采制完毕,费巨金悉数购之已去,但闻仍为得真货,今木屋犹存,是以大红袍之奇妙,更难明白。今人一提武夷茶,无一不连带提及大红袍者。大红袍予好茗者印象之深刻,可以想见。笔者在山,尝愿避免人云亦云之主观,拟对斯茶作比较精确之调查研究,以材料奉告世人。曾费大心神,幸得机会,一睹大红袍之真树(寺僧因游客观大红袍,每不爱惜,任意采摘,故以另一茶名—此茶即称奇丹,生于九龙窠半崖山,由坑脚凿石为阶,攀登而上—代之,真正之大红袍则知者极鲜);对大红袍树态,曾有较详细之调查(参阅第四章第一节第一段)。至于采制也曾二次参与其事,其制作记载,亦附录于后,笔者个人,对大红袍之成名,其见解如下:

1、树种—大红袍树种,实为菜茶之一种,惟其叶较普通菜茶为厚,质地也较肥润,外形似小叶水仙(参阅第四章第一节),幼叶色呈紫红。正因叶质厚润,采制成茶,较其他茶种其气味芬香。
2、种地—大红袍产于九龙窠中,是处系一岩罅,岩顶终年有水自上由岩罅滴落。随水流落者有无数苔藓类等之有机物,种地因而较他处润泽肥沃。且两旁岩壁直立,日照不常,气温变动不激,凡此种种,均为茶树生长理想条件,亦即大红袍得天独厚之处也。

3、产制—大红袍平时只耕作管理而至采制,均较他茶认真,尤以采制,更尽人工制茶之能事,除采制时举行种种迷信仪式外,(即采日僧人全体焚香礼拜,设坛念经等等)使用特制器具,调技术最精炼茶师为之。各项制作处理,力求尽善尽美。若以一普通之茶,其产制如许认真,其成茶品质,当亦较一般者为优。

4、宣传—大红袍之成名,一半系好事者之过分宣传、附会。自然大红袍之品质有其独立之处(笔者一九四一年曾获真茶五钱,尝以与岩中其他有名名丛对照品评,并邀请对岩茶认识颇精之茶师共评,结果大红袍竟可冲泡第九次,尚不脱原茶之真味—桂花香。其他名丛,则经七次冲泡,味已极淡),但亦决不如世人相传之如许奇特神妙。

 

大红袍采制记录

一九四一年五月十七日

茶树地点:天心岩九龙窠。

采摘时间:上午八时三十分。

茶青重量:二斤四两。

晒青筛数:分摊四筛。

晒青时间:自九点三十分至十点三十分共计一小时。

晒青翻拌次数:九点五十三分翻拌一次。

晒青温度:由摄氏三十二度半升至三十五度半。

凉青筛数:有四筛拢作两筛(是时茶叶颇为柔软,仅微有响声,用手平举叶柄,则叶之前端与两边向下垂)。

凉青时间:自十点三十分起至十点四十五分止共计十五分钟。

凉青温度:摄氏二十五度。

茶青进青间时间及筛数:十点四十五分移入青间,由两筛拢作一筛,并拢时摇动十二转是时茶叶已无烧气。

青间温度: 摄氏二十一度半(至夜深尚无变动)。

茶叶在青间放置时间:十七日上午十点四十五分移入青间,至十八日上午一时二十五分取出交炒,共计十四小时四十分)。

做青次数:共计七次。

第一次十二点二十七分,仅摇十六下,未曾用手,惟叶摊放于筛中面积缩小,在筛沿内三寸左 右,是时茶叶与进青间时无甚差异。

第二次下午二时八分,约摇八十转,亦未曾用手,是时茶叶已微有发酵现象,能看出一、二片边缘有似猪肝色之紫红色。

第三次四点四十五分,先摇一百转,然后用双手握叶,轻拍二十余下,拍后复摇四十余转,是时发酵程度增加,嫩叶边缘多现紫红色,并略恢复生叶原有之生硬性。摊放面积大小如前。

第四次八时五分摇四十下,未曾用手,茶叶有半数成所谓绿叶红镶边且颇硬挺,摊放面积再缩小,约在筛沿内五寸左右。

第五次九点十分,摇一百四十四转,茶叶形状与前无异,惟更坚硬耳。

第六次十点四十五分,先摇一百转,然后用双手握叶轻拍三十下,再摇五十转,拍三十下,又摇五十转,是时茶叶已全部坚挺,叶边褐缩,叶心凸出捲成瓢形,并有一股香气,芬芳馥郁。摊放面积更形缩小,直径约一市尺七寸。

第七次十二时正摇六十下,做三十五下,是时茶叶红绿相间,香气益浓。

十八日上午一时二十五分,处理适度,取出交炒。

炒青时间: 初炒一分半钟,翻拌八十六下,温度估计约摄氏一百四十度左右(因时间来不及未用温度计)复炒二十分钟,解块两次翻两转,温度估计约摄氏一百度(因时间来不及,未用温度计)。

烘 焙: 初烘二十分钟,翻三次,温度摄氏八十度。

复烘二点十分,温度摄氏六十八度。

成茶重量:八两三钱(茶头焙茶在内)。

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武夷岩茶客服微信号微信号:13859366756 武夷岩茶大红袍茶叶客服QQ号QQ号:5131798
武夷岩茶大红袍百科
大红袍百科
岩茶烘焙中不同火工的选择以及对茶叶品质的影 烘焙,在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中又称炖火,是用不同的热能长时间作用于烘焙对象,增强化学与物理反应,从而提升武夷岩茶品质的制茶工艺技术
大红袍
三坑两涧肉桂
核心正岩肉桂
水仙茶
武夷名枞
品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