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大红袍百科武夷肉桂茶

肉桂茶的兴盛之路离不开这些茶人

摘要:肉桂茶是武夷岩茶的名丛之一。何谓名丛?这是一种古老的茶叶品种划分方法。宋代,皇家贡茶园设在建州的北苑,武夷山在贡茶采摘茶叶的区域内。当年的茶叶分类是按照叶子

肉桂茶是武夷岩茶的名丛之一。何谓名丛?这是一种古老的茶叶品种划分方法。宋代,皇家贡茶园设在建州的北苑,武夷山在贡茶采摘茶叶的区域内。当年的茶叶分类是按照叶子的特征来分类的:白叶茶、细叶茶、柑叶茶等等(《宋·东溪试茶录》)。

清代民国,武夷岩茶兴盛,每个山坑岩洞都分属各自的主人家所有,其中有寺庙、道观、书院和茶庄。他们经过长期选育,从当地菜茶(奇种)中区别培育出口感不同岩茶品种。喜爱武夷岩茶的文化人又热衷于给这些新品种取名:大红袍(叶面红色)、金柳条(叶子细长)、不知春(发芽很晚)等等,并称之为"名丛”。外地茶商对这些新品种趋之若鹜,每推出一款新茶,价钱必定翻番。久而久之,武夷岩茶的名丛竟有八百种之多.

肉桂茶原来叫做玉桂,据说原生地在武夷山风景区九曲溪南的马枕峰上。马枕峰海拔600多米,是武夷山风景区第二高峰(武夷山风景区第一高峰是九曲溪北的三仰峰),也是九曲溪南最高峰,因为山头高大平坦,仿佛是天上掉一张巨大的书案,故又叫作“案山”。

据说,清末有一茶农进山采集草药,在山凹里发现一株茶。他采下几片嫩叶,放了口中细嚼,顿觉口齿留香,精神烁悦。因为此茶香气浓郁,有桂皮的辛辣味,文人品后就起了个“玉桂”的名字,意思是来自广寒宫(月亮)玉免守护的桂树皮味。当地口音中“玉”和“肉”音相近,玉桂叫作叫作就成”肉桂”了。

肉桂茶虽好,但培育茶苗十分困难。百年培育的结果,到了上世纪70年代,只有五曲天游峰原武夷山茶科所茶品种园区区-亩多茶园。武夷山肉桂茶今天的产销兴旺,在上世纪80年代前,人们是不可想象的。转机发生在1979年。

1978年,崇安县(今武夷山市)来了三位新领导,副书记温秀清分管党政人事,副书记赵大炎担任县长,副书记陈国仁负责武夷山风景区。新任崇安县长的赵大炎出生在闽北邵武茶乡,从小就对武夷山和武夷岩茶情有独锤。主政中国名茶重镇崇安,又赶上了历史机遇期,让他心存诸多念想。在全面深入考察全县乡镇经济后,他决心以重振崇安茶产业为突破口,带动全县经济转型发展。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就烧在茶业科研上。1979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气象鼓舞下,他找来县茶科所负责人陈德华等人,虚心请教科研人员对县里茶产业发展建议,研究决策武夷岩茶的发展大计。

陈德华(公元1941-2020年)出生于福州长乐,上世纪50年代在福安茶校接受茶业高等教育。大学毕业分配到崇安县茶叶研究所,从此与武夷山水茶接下了一生情缘。年轻时期的陈德华怀着一颗科技报国之心,投身于武夷岩茶名丛品种资源的科研考察中。探索研究武夷岩茶品种保育和制茶工艺改良。几十年来,他在武夷山三三九曲六六三十六峰九九八十一岩洞中留下深深的足迹(为了寻找肉桂母树茶,他两次攀登马枕峰,是远近闻名的武夷岩茶专家(后来陈德华被评选为首批国家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此是后话)。

陈德华平时不善言谈,说得少实干多。赵县长对武夷岩茶如数家珍,对崇安茶产业发展的热情期盼,即刻感染了陈德华,也打开了他的话匣子。他先介绍了武夷岩茶发展的历史,强调武夷岩茶是个性化的有文化内涵的历史名茶。历史上的名丛有八百多个,去除重复的能够区分出来的至少有一二百个品种。大红袍就不用说了,历史上的四大名丛,十二金钗,今天依然能够找到。品种多虽然好,但是也造成了制作与销售的困难。现在中茶公司采购武夷岩茶,只分三类:武夷水仙、奇种、品种(所有名丛合堆》。如果能够培育出高香高产的新茶叶品种,就可以从质量和数量上促进武夷岩茶的发展。而眼前就有一个品种有可能突破,那就是肉桂茶。肉桂茶香高韵足,产量高,易制作,只要接触过此茶,没有不喜欢的。只是目前茶苗培育技术落后,发展缓慢。

陈德华所长的发言引起大家的共鸣,经过多番讨论,一个振兴武夷山茶产业的大计逐渐成型了。赵县长汇同农业主管部门将各方的意见整理成系统规划,经过县党委常委研究,政府很快做出了决策。其主要精神是,以武夷山风景区园区清理为契机,加快位于六曲茶科所的搬迁建设,新址定在五曲元代御茶园;加快武夷岩茶名丛母树资源调查确认,在御茶园开发建设茶品种园;选派得力人员到福建省茶科所进修学习茶叶无性繁殖技术,专题攻克肉桂茶育苗问题;肉桂茶育苗成功后,适时选择茶叶种植生产队建设茶苗基地;尽快在全县大面积扩大肉桂茶叶种植。

县里的决定传达到茶科所,人心振奋,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陈德华回茶科所的路上,凝神沉思,“派什么人去省茶科所学习无性繁殖技术呢?”培育茶苗与其说是技术活,不如说是一个重体力的农活。这个人要有农业生产经验,要能吃苦,有责任心,而且够聪明又灵活。茶科所几十号员工像过电影一样从陈德华的头脑里行过。突然,思绪在一个年轻的农民面孔的人身上停了下来。就是他一一李秀华。

李秀华,1952年出生在福州长乐金峰镇仙高村。从小家境贫寒,母亲是福州知青,下放到金峰务农。李秀华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改嫁到崇安县星村。他只读了一年书,就辍学务农。1971年,十九岁的秀华当上了村生产队队长。1978年春,李秀华到崇安探亲,正赶上县茶科所招收合同工。招工条件写明,干满两年,工作优秀者可以”农转非”转正成为正式茶工。当年,成为非农业人口,是亿万农民梦寐以求的大喜事呀!李秀华报名了,很快茶科所就通知他去签合同上班。

陈德华也很快就注意到这个不爱说话埋头苦干的小老乡。他有意安排一些比较艰苦的山场管理的任务给秀华,而每项工作他都做得清爽利落,让陈所长非常满意。李秀华为人踏实,表里如一,无论所领导和同事在不在场,他都一样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一有时间,陈德华就会指导李秀华学习茶叶知识。

1979年春茶季节,李秀华初步掌握了武夷岩茶加工制作工艺,成了一名合格的茶工。可是,当陈德华兴奋地把选送他去省茶科所培训的决定告诉李秀华时,却意外地得知李秀华有想辞职的念头。原来,改革开放的春风首先在福建沿海吹起一股发财致富强劲热流。所谓窗户打开了,苍蝇蚊子也会随着新鲜空气飞进来。李秀华的家乡长乐县金峰镇和泉州石狮镇南北呼应刮来一阵走私贩私歪风。许多人靠走私一夜致富。家乡的小伙伴多次来信,希望他们信任的李队长回来领着村民发家致富过好日子。陈所长听后,倒吸了一口凉气。他语重心长地对秀华说,还好你跟我商量,否则你会离开光明大道,走上一条邪路。走私贩私是犯法的,绝对不能长久。茶叶科研是条正路,历史上经济发展了必然带动茶市兴旺。你还年轻,进修的机会难得啊!

李秀华被陈所长的真情所打动,放弃了回金峰发财的念想,受领了参加培训进修的任务。1979年10月,可能是担心李秀华途径福州发生变故,陈德华亲自送李秀华到福州。望着李秀华乘坐的开往福安的班车走远了,陈德华才安心返回武夷山。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位于闽东北沿海城市一福安市社口镇。1245年(宋淳佑五年),宋理宗御批“敷锡五福,以安一县”,设立福安县。这里是茶叶之乡,曾经是全国第二大茶叶主产市(县),最大的绿茶、花茶和红茶生产区。1935年8月,福建省茶科所的前身“福建省建设厅”福安茶业改良场创立于福安县社口镇,张天福为第一任场主任。建在白云山麓的茶科所有世界上最大的乌龙茶叶品种园,培育出福云系列和以1、2、3号打头的优良茶叶品种,培养出大批优秀茶叶人才。放下行李,李秀华顾不上欣赏美景,一股脑投身到乌龙茶无性繁殖技术的学习中。指导他学习育茶苗技术的是陈德华的同班同学省茶科所培育组研究员黄修岩老师。二人十分投缘,于是一个教得仔细,一个学得认真。李秀华白天在大田里剪穗、扦插,晚上补习茶科学知识。很快就到了春节放年假的时候了。

 

1980年2月,李秀华从社口回崇安(武夷山)过年。假期一过,他就回武夷山六曲的茶科所上班。陈德华所长奇怪地问:“你怎么不回福安进修?”李秀华从容回答:“学会了,可以开始育苗了。”陈所长追问:“真的学会了?”“真的学会了!”李秀华自信地回答。

陈德华所长在送李秀华去培训进修前,已经想好了苗圃的地点,品种园的肉桂茶也不再采摘,只修顶,为获取苗穗做了充分的准备。既然李秀华学会了乌龙茶苗无性繁殖技术,那么就下达任务吧。所里决定在五曲御茶园新的岩茶品种园和六曲桃源洞两地各培育一万五千株肉桂茶苗。一场影响下世纪岩茶市场的驯育肉桂茶苗攻坚战打响了

茶苗培育分为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有性繁殖是采用茶叶果实一一茶籽直接种植在土壤中发芽长成茶苗。无性繁殖一是采用茶叶树枝压条方法育苗:选择茶树离地面较近的枝条,破损树皮,并将破损部分压入土壤中,埋好,以便生出不定根须。成苗后,剪断与母树连接部,即是茶苗。二是采用扦插方法育苗:剪下合适的茶叶枝条作为苗穗,整齐地扦插在事先平整的茶田里,经施肥浇水培育生出不定根须,长成茶苗。有性繁殖无法克服茶叶开花后自然杂交产生的变异,得不到较纯正的肉桂茶苗。压条方法受茶园限制,无法大量繁殖茶苗。李秀华他们要大面积培育肉桂茶苗,采用的是最科学的扦插育苗营养繁殖方法。

御茶园新的茶科所和品种园建设在九曲溪南原来部队疗养院警卫班的营区。部队疗养院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全部搬迁出了武夷山风景区。这里曾经是元代皇家御茶园遗址,是元朝初年高兴将军为忽必烈进贡武夷“石乳”建造的。时任江浙行省儒学提举的大书法家赵孟频应高兴父子之约,创作了《御茶园记》,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这里东面是美丽的玉女峰,西边是高耸的虎啸岩。园里有一口通仙井,历朝道士们都会取井里的阴水和九曲溪北通天井的阳水和合炼取长生不老成仙得道的金丹。通仙井又称作“呼来泉”,旁边就是著名的喊山台。

据说,当年春季祭祀茶神,人们齐声呼喊“茶发芽”时,并里的水就会满了上来晚明文人钟惺写过一首《呼来泉》:“水爱灵芽听所需,每随茶候应传呼。从今不作官家物,台上犹能呼出无?”武夷岩茶品种园就是围着通仙并开垦出来的。每天阳光从玉女峰顶射入品种园,照在辛劳的茶工身上,照耀着武夷茶茁壮成长。桃源洞苗圃建在靠近九曲溪六曲的沙洲地上。宋朝朱嘉曾写过著名的《武夷棹歌》,歌中唱到:“六曲苍屏绕碧湾,劳茨终日掩柴关。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武夷肉桂茶苗将要大批从这诗情画意中走了出来。想起来就让人兴奋不已。

开垦平整好扦插床一一苗蛙,接着就是剪苗穗。剪苗穗可是一个技术活,开剪之前,李秀华先给茶工们上课讲解要领。从肉桂母树上选择长度25厘米左右,茎粗3厘米左右的红棕色或黄绿色的半木质化新枝,剪下来。再剪成标准的插穗。剪口必须光滑并与叶片成平行的斜面,而且不能损伤腋芽。

天游峰肉桂母树茶园早在1979年秋季,已经按照陈德华所长在要求进行了留养穗的修剪。如今生长茂盛的茶树正摇曳绿绿的枝条迎接李秀华他们的到来。于是,一批批合格的苗穗剪下山了。

李秀华先试扦插一批苗穗。不久发现茶叶苗穗生根不够理想,成活率不达标。经过仔细研究,他们认识到,武夷山的土壤与福安社口不同,御茶园和桃源洞两块苗圃土壤也不尽相同。苗穗扦插的角度需要调整,后期管理水土保持也需要因地制宜。问题找到了,扦插苗穗从此进行得比较顺利。

1981年春季,近3万棵肉桂茶苗按期出圃了。

陈德华多次陪同赵大炎县长和省政府部门负责领导视察肉桂茶叶苗圃。省科委程治才同志两次到武夷山茶区调研,每次必看肉桂茶苗。1981年,他带来了好消息。省科委同意支持武夷山发展肉桂茶生产,首批发展200亩,每亩省里补助400元人民币。

赵大炎县长即刻召集县里有关部门研究落实肉桂茶发展规划。当务之急是在全县确定肉桂茶苗培育基地。当年,崇安县茶叶生产大户是武夷镇和星村镇。建国以来,星村大队在开荒种茶上,总是走在全县前头。涌现出游永生、彭德牛和虞德庆一批种茶能手。1979年,星村大队就派出村里多名妇女种茶能手到建瓯县东峰镇(原北苑皇家贡茶院)学习水仙茶扦插技术,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县政府最后决定由星村大队游永生书记来承担肉桂茶苗繁殖基地的任务。同时决定在200亩茶苗中,分配40亩给星村。县里要求茶科所全方位给与技术支持。陈德华所长也决定派出茶工李秀华负责住村指导,确保育苗任务万无一失。

星村曾经是武夷山三大茶市。明未清初,晋商在下梅建立的古茶市是武夷山通往欧洲万里茶路的起点;清末民国,赤石茶市众商云集,茶排如卸,人称“小香港”;而星村则是全世界著名的红茶市场,星村小种(正山小种)品质享誉全球,据说英国皇室每天早上第一泡红茶首选正山小种。星村人祖祖辈辈可以说是以茶为生,为茶而生的。

游永生书记非常兴奋地受领了任务,并把这种自豪感传至每个村民茶农。他们选择八曲双狮戏球为肉桂茶生产茶园,选择九曲桥头稻田地为肉桂茶苗围基地。很快,运输苗穗的竹排从九曲码头出发前往六曲茶科所苗圃。竹排上剪苗穗的妇女唱着茶歌,嬉笑打闹着,中流击水,好不热闹。突然,一个竹排翻到九曲溪中,几个人落水了。后面的竹排赶上来,救起了在水中挣扎的妇女。一场意外让游书记和村民们冷静下来。从此,茶苗基地发展中,大家不敢大意,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再也没有大的问题发生。

1982年,肉桂茶苗按时出圃了。星村大队因为卖肉桂茶苗,涌现出许多万元户。星村成了远近乡村羡慕的对象。肉桂茶苗供不应求也带来一些烦恼,主要表现在偷苗与护苗的斗争。游书记至今仍记得村里建起的看茶窝棚,以及村民们看茶苗的辛苦。

培育肉桂茶苗能够发家致富,引来一番投资潮。当年武夷山首富兰汤小队胡继文,人称“矮胡”。他有经济头脑,富有创业精神。胡先生看好肉桂茶苗种植这门生意,在政府部门鼓励和银行大力支持下,他投巨资在三姑建设了大规模的肉桂茶苗圃。由于缺乏科学技术精神,疏于管理,结果苗穗成活率低,养育的茶苗太弱小,加上茶苗突然大增,供大于求,价格下降。贪心的首富,培育肉桂茶苗竟然破产了。从此,“矮胡”退出了武夷山市场竞争的大舞台。

武夷肉桂茶的大规模种植经过了从周边向核心区域发展的过程。核心区三坑两涧由于历史上茶叶稀缺,毛茶供不应求。祖上留下的菜茶(奇种)、水仙和名丛,茶农们不愿意轻易挖走老树改种新苗。

1981年,马头岩成为第一个吃螃蟹者。1986年,桂林村支书陈敦水在牛栏坑挖奇种,试种肉桂获得成功。1992年,桂林岩茶村,大面积改种肉桂茶开始了。与此同时,1986年至1987年武夷镇九龙山茶场陈泽财场长也领导茶工开垦新茶园近百亩,种植肉桂茶。从此,武夷山三三九曲、六六三十六峰、九九八十一岩洞都先后种植肉桂。进入新时代,才有家家卖“肉”,十二生肖齐上阵的热闹场面。

为了推广肉桂茶种植制作,陈德华所长还在茶科所办了多期制茶培训班,交流总结制茶经验。2020年在陈德华老师最后一次接受福州茶人何文明的采访中,他还兴致勃勃谈论肉桂茶采摘制作工艺。他告诉茶友们:“在正常情况下,肉桂小开面采摘制作的肉桂会有“奶油香’,而中开面采摘制作的肉桂会有“果香’(水蜜桃香),而近大开面采摘制作的肉桂,做青时绿叶红镶边,摇到三红七绿后,中足火炭焙后会有“桂皮香”,正岩山场的肉桂岩韵会更显。”

赵大炎、陈德华等人开创的武夷山肉桂发展事业不断为农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改善作出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武夷岩茶客服微信号微信号:13859366756 武夷岩茶大红袍茶叶客服QQ号QQ号:5131798
武夷岩茶大红袍百科
大红袍百科
老枞肉桂or老树肉桂? 老枞除了水仙,肉桂有老枞的说法吗?昨天在某个商家看见一款牛栏坑老枞,没有标注品种,比较迷惑。 岩茶里,肉桂肯定是不提老丛的
大红袍
三坑两涧肉桂
核心正岩肉桂
水仙茶
武夷名枞
品种茶